万网创始人张向东:做个平和的小股东

    |     2015年7月13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325

||2009-11-18

2009年9月10日,万网创始人兼CEO张向东和首席战略官鲁众参加了阿里巴巴集团的10周年庆典,结果被人偷拍了照片传到网上,很多人开始议论这两家公司可能会发生某种合作,万网不得不紧急“捕杀”了这些“谣言”。

  半个多月以后,这一“谣言”变成事实,2009年9月28日,阿里巴巴(HK 1688)宣布,将以总代价5.40亿元分两期获得万网绝大多数股权。届时除了阿里巴巴以外,可能只有北极光创投还持有0.33%万网股份,北极光创投于2007年8月投资狼烟科技,在狼烟科技2008年被万网换股收购时获得了这部分股份。

  狼烟科技创始人鲁众谈起刚刚完成的收购,非常兴奋。他用“曲别针换别墅”来形容自己四年多来的创业历程,从拿到投资,到被万网收购,再到万网被阿里巴巴收购,他很高兴自己从一个产品做起,一年一个台阶,让所有员工利益不断地翻倍成长,从不知名的小公司融入更大的平台。

  鲁众和新浪前副总裁、卓望信息前技术总监王志刚于2005年7月创立狼烟科技,2007年3月曾和阿里巴巴CEO卫哲接触过,当时希望双方能进行合作,后来则变成了收购意向,不过因为阿里巴巴的上市计划,收购暂时搁置。他十分明白狼烟科技的缺陷,公司规模小,只拿到北极光创投不到100万美元的投资,很需要一个有大量客户资源的渠道,以找到快速成长的空间。

  服务于中小企业客户的除了阿里巴巴,万网则是另外一家符合其需求的对象,鲁众通过万网前副总裁周锚找到张向东,希望合作。他这样评价第一次见到的张向东,“他很有敬业精神,平易近人,做事严谨,不张扬,不忽悠。”2007年11月,双方达成合作,效果良好,一年后万网收购了狼烟科技。2008年12月16日,鲁众第一天到万网办公室上班,一个月以后他又见到了卫哲,想继续谈合作。

  长期在DEC、微软、ORACLE、AMD等大公司做职业经理人的鲁众心态很开放,也习惯了工作的变动。而对于万网创始人张向东,13年来一直心无旁骛地经营着这家公司,面对这一次阿里巴巴的并购,又会作何感想?像以前每次和资本过招一样,张向东异常平和。他并没有像惯常所见的收购案主角那样,有开拓新事业的打算,而是明确表示,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他仍会继续带领万网,谋求更大发展。

  更大的平台

  从2009年3月~4月明确交易意向,阿里巴巴和万网签完所有协议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尽职调查三周左右就完成了。如此快的速度,归结于双方理念的高度一致,而万网的管理规范也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与外界的猜测不一样的是,此次交易并非由万网大股东Synnex主导,而是由张向东和鲁众等管理层推动。张向东透露,万网在和阿里巴巴接触的早期,就已经和Synnex进行了很好的沟通。

  在确定进行这场收购之前,两家公司比对了双方的全部客户数据库,结果显示,客户重合度不超过10%,也就是说,万网和阿里巴巴基本处于不同的市场,面对的是不同的客户群。这让两家公司都很有信心,相信收购会是“1+1>2”的好事。“阿里巴巴的这次收购逻辑很清楚,万网现有股东大Synnex退出,由阿里巴巴来接替,对万网的未来发展有好处。”张向东微笑着对《创业邦》说。

  Synnex是一家商业流程解决方案服务公司,服务对象以大型产品供应商、分销企业为主,与万网的业务有一定距离,双方协同效应并不强。而阿里巴巴和万网有更加相似的客户服务理念、服务对象及愿景,阿里巴巴对中国市场、对万网的业务更熟悉。有鉴于此,如果可以获得不错的财务回报,Synnex自然愿意退出,成人之美。

  万网很多员工都对这次交易持有积极态度,他们相信万网的价值现在还没有充分展现,借助更大的平台,往后可以进一步强化优势。事实上,阿里巴巴方面对交易也非常看好,并主动设置了股权奖励计划,如果在未来几年时间里,万网能够达到事先设定的业绩目标,阿里巴巴将会从所持股份中划出股份,回赠给管理团队,从理论上讲,如果业绩足够好,张向东等人最多仍可能持有近49%的股份。

  张向东认为,阿里巴巴是家非常开放的公司,“我自己很愿意在这样一个大的理想和愿景、理解的基础之上,继续发展这家企业,而不是常规的方式,套现退出后再去做别的事情。我还想在这个舞台上更好地表演一番,使万网能够上几个新的台阶,我觉得可以实现。”

  万网转基因

  评价9月28日之前的万网,张向东在平静的语调下也透露出自信和自豪。万网所处行业是一个竞争比较激烈的市场,有些公司过于关注市场份额,财务业绩往往不够理想;有些公司则只关心利润,就很难保证市场的领导地位。他觉得,万网很好地把握了这个平衡,在市场上占有明显的优势。尽管从去年以来,金融危机影响了很多公司的业务,而万网仍在继续成长,2008年销售收入在3亿元左右,净利润则超过5,000万元。

  对于长期持续盈利的万网而言,独立上市并非难事,去年也曾进行过相关筹划,但因为金融危机爆发,很难有合理的估值,遂暂时放弃。事实上,万网所面临的挑战并非上市融资,而是怎样能够迈上新的台阶。

  万网13年来一直经营四大产品——域名、虚拟主机、邮箱、网站,在这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产品差异不大。要想寻求更大的突破,鲁众的主张是借助外力,长期在跨国公司做职业经理人的他明白,企业自我发展需要一些特定条件,往往发展十几年后都会形成自身的基因,决定了企业可能在某一方面做得很成功,同时在另一方面则永远无法突破。

  “一旦基因形成,企业要成长就要做‘转基因’,怎么转?其实像收购这些都是手段,从而跳过基因的障碍进行调整。”鲁众如此分析,他还认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马云在这一点的处理上比较聪明,阿里巴巴团队继续做B2B业务,又用不同的团队、甚至不同的股东结构做淘宝、支付宝等业务,各自独立发展,最后的结果是每块业务都发展得很好,“马云的理念很有价值”。

  张向东也意识到,在万网的企业基因里,很难长出新的果实来,之前他也进行过一些尝试,除了非常成熟的四大业务以外,再“长”别的东西就很难“长”得好。他特别强调,阿里巴巴收购万网后,仍会维持万网的独立运营,除了董事会层面将进行调整外,管理团队和架构没有任何变化。而在阿里巴巴的计划中,未来万网仍有独立上市的可能性。

  一直小股东

  阿里巴巴第一期投入4.35亿元获得万网85%的股权后,Synnex就和万网没有任何关系了。而对张向东而言,他的小股东身份一直没有变化,变化的是身边一茬接一茬的大股东。“长久以来我的心态都很平和,我不贪婪,没有野心,不想成为多少财富的拥有者。我遵守的是一种游戏规则,既然我的股份不多,就坦然地看到别人拿到更多,但我要把事情本身做好。”张向东说。他表示,自己很看重这个平台,重视与大股东的关系,大股东看到这种真实的心态后,也会觉得把企业交给他运营很放心。

  1996年,张向东与弟弟张向宁等人共同创立了创联公司,初期由于没找到有效的商业模式,一度非常艰难,后来开始提供域名注册服务,而IDGVC也在1999年凭着约50万美元成为了公司的大股东,这也是张向东远离创始人身份、成为小股东的时候。许多年过去了,张向东一直以小股东的身份、拥有者的心态全心经营着万网,一直以来都习惯于早晨上班、下午上班、晚上回家休息一会再上班,很少休假。他笑言自己吃了很多亏,但他觉得只有把公司的盘子做大,大家才都能享受到成果,因此乐于100%地投入自己的智慧、时间、精力。

  到了2007年4月,作为全球IT供应链服务商的Synnex宣布收购中国万网多数股权,实现控股,万网的早期投资方新桥资本和IDGVC均实现退出,作为创始人的张向东也出让了部分股份。与很多创业者在与VC过招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控股地位不同,张向东并没有觉得有何不妥,采访中他不止一次问记者,自己这样是不是“很傻”,然后自己又给出答复:“其实我觉得挺好的,关键是我自己开心就好。”他如此解释,“应该跟万网的历史沿革有关,我并没有经历从很大的股份逐步减少的过程,一开始几个创始人就比较平均,后来投资人进来后,我就是小股东。有人进来,有人出去,我的股份变化并不大。”

  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互联网企业,万网也是其中最早实现盈利的幸运儿,但与其他更为风光的互联网企业相比,万网无论在财务数据还是知名度上,都有较大差距。张向东对此也没有感到什么落差,在他看来,不同的企业展现价值的时间会不一样,目前市场上发展比较快的都是以个人消费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互联网企业,而以企业作为服务对象,由于中国企业的IT基础较差,使得其互联网应用会滞后于个人的互联网应用,所以万网的发展就不会那么快。但他始终不觉得万网所在的市场小,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用上互联网,万网会越来越值钱。“这个平台很好,我觉得远没有做到极致,言胜败为时太早。”张向东说。

转载请注明来源:万网创始人张向东:做个平和的小股东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