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期待创业板孵化中国微软之说太乐观

    |     2015年7月13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211

||2009-10-27

< p style="text-align:center">王守仁

< p style="margin: 5px 0;text-align: center">王守仁

  67岁的王守仁在中国创业投资领域已浸淫了15年,为创业板的开启忙碌了10年。

  早在1984年,他和北京、上海等地的学者、官员一起,到香港参加一个为期两个月的学习考察班。在那里,王守仁第一次感受到了证券市场的力量。

  香港之行后,王守仁被聘为深圳市政府决策顾问,参与了当时极为棘手的深圳市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深圳柜台交易市场(OTC)的创办等工作。

  1999年,王守仁参与国内最大的创业投资机构——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筹建。次年,王受命负责筹建和运作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目前,深圳已成为当之无愧的本土创投中心。

  早报记者 忻尚伦

  在创业板昨日正式开板之际,早报记者专访了伴随创业板走过十年之路的深圳创业投资同业公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王守仁,其全面解构创业板十年创板之旅,细数创业板发展种种问题以及建议。

  由来:

  创业板的“中国化定位”

  东方早报:你在中国创业投资领域奋斗了15年,为创业板的开启忙碌了10年。在谈到创业板开设之后的前景时,你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就是“中国的创业板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你为什么那么坚持中国创业板一定要开呢?

  王守仁:中国创业板在2009年诞出,不仅是经济实体发展下的必然,更是全民意识成熟的标志。创业板十年之路,是伴随着全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大讨论、资本市场功能的大讨论而走过来的。

  在2000年,创业板之箭几乎已经搭在弦上了,恰遇美国纳斯达克互联网泡沫破灭。由于之前很多人把中国创业板都定义为“中国的纳斯达克”,一心认为创业板上市公司也应该是互联网公司(因为互联网公司有高成长),这个认识还是比较狭隘的。因此,一旦美国的成功范例破灭了,当时定义下的创业板再次遭遇了市场剧烈的争议。

  当下,国际金融危机可以说歪打正着地推动了创业板早日问世。怎么说呢?正是因为金融危机,使我们“切肤”地体会到,具有高新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最能抵抗金融风暴。

  从高新技术企业,到网络股,到目前的自主创新企业,创业板完成了它的“中国化定位”,是非常不容易的。

  定位:

  中小板是主板一部分

  东方早报:创业板推出后,该如何与中小企业板区别定位?你觉得这两个板块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王守仁:很多人至今依然认为中小企业板是创业板的“替身”,是在创业板推出暂缓时的过渡,其实并不是,中小企业板从多层次资本市场来看,应属于主板的一部分。

  中小企业板开设时也有其国际背景。当时纽交所开设了小企业板。因此,中小板其实是全球经济实体细分趋势下,资本市场与时俱进的举措。从性质上讲,中小板是主板的一部分。我们国家的特殊国情决定,主板上市公司央企占了很大权重,而中小板则是成熟的、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上市园地。中小板发展至今300家,为我国民营企业发行上市、融资、监管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

  对象:

  新经济的龙头企业

  东方早报:纵观首批28家公司,社会的争议之声时而有之。有的认为它们已经过了高速成长期,更多的认为它们所处的行业并不符合“两高六新”。你怎么看?

  王守仁:我认为28家公司是符合“中国创业板”特征的。

  中国特殊的国情和经济发展历史,决定了创业板公司“两高六新”企业中的“高”和“新”都是相对而言的,不能单纯地拿欧美公司来衡量。

  在首批挂牌的28家公司中,就有农业连锁第一股吉峰农机、眼科连锁第一股爱尔眼科、娱乐影视第一股华谊兄弟……这些细分行业在发达国家或不属于高新,但在我国则依然属于新经济中的龙头企业。

  如吉峰农机,它的商业模式是将各类农业生产机械进行销售终端的整合。首先,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机生产依然有很大的市场容量;其次,我国地大物博,零售业销售资源整合已被普遍认为是盈利性很高的新商业模式,在我国依然属朝阳产业。

  门槛:

  创业板也会有“多层次”

  东方早报:纵观首批挂牌的28家公司,业绩均非常靓丽,其资质堪比主板公司。但就有质疑之声认为,这些企业并不应该是创业板公司重点扶持的企业,因为若创新性很轻的企业,在最缺钱的发展前期财务业绩一般都很难看,甚至是亏损的。

转载请注明来源:王守仁:期待创业板孵化中国微软之说太乐观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