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中国资源的优势 大力推进BPO和KPO

    |     2015年7月13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420

|陈刚|2009-10-12

摘要

全球商业流程外包量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递增,以商业流程外包而开展的服务外包产业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服务贸易之一。服务外包产业中的BPO和KPO的发展显现了广泛、活跃、迅速和深入的趋势,具有规模效应,自主创新和高效率的特点。中国特有的资源优势:日益高涨的市场需求;制造业的雄厚基础;性价比高的丰富理工科人力资源;完善的科研体系以及充足精良的科研设备都是大力开展BPO和KPO的先决条件。 抓住当前服务外包中BPO和KPO所带来的商业机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提升中国商业流程和知识服务外包交付能力。离岸和在岸外包并举,ITO产业主导下,大力开展BPO和KPO业务, 向规模化发展、价值链的高端加快攀升, 实现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方兴未艾的服务外包产业

二十一世纪以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世界经济结构重新布局,国际化产业分工更为细致,主要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兴起和发展的离岸服务外包产业方兴未艾。国际化产业分工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为这个产业提供了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服务外包产业是典型的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无,自然资源消耗少,人力资源优势可以得到充分发挥的现代服务产业。商务流程外包合同的时间期限和合同金额都在增长,1亿美元以上的商务流程外包合同的数量每年将增长30%。据IDC研究,2003年全球商务流程外包(BPO和KPO)服务市场总收入为4050亿美元,到2008年增长到6825亿美元。印度目前的BPO和KPO从业企业有1350家。NASSCOM企业数据资料表明,印度2004年BPO和KPO从业人数46万人左右, 2008年已达到110万人。从2001年以来,全球商业流程外包量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递增。以商业流程外包流程而开展的信息技术出口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现代化新型服务产业。

服务外包产业为我国服务贸易产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为我国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中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尤其是在服务外包业中的高端业务,如新药发现、药物开发、临床试验、生物技术、新产品研发、法律咨询、工业规划和设计、技术咨询和服务等领域, 我国完善的科研体系、训练有素的科技人才和充足精良的科研设备都具有抢占先机的实力和优势。为此,要不失时机地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提高各类组织的管理水平,培育国内服务外包市场,开拓离岸外包市场,完善法律机制和培养专业人才等方面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以欧美市场为主的印度正在从由初始的ITO为主导的离岸外包,正在大力开展BPO和KPO业务, 向价值链的高端加快攀升,但由于人力成本上升, 跳槽率高,正在以不如期望的速度前进。

跨国公司在中国开办众多的制造外包企业,也随之带来大量的ITO、BPO和KPO包业务。国内的保险业,银行业首当其冲,面临国际的竞争压力,国内服务外包市场正在孕育发展。

发达国家已经大范围的采用离岸外包方式,为能够准确地获得各种数据,各类咨询公司、贸易组织和国际机构以及各国政府部门做过很多研究。上述各种研究所得出的数据各不相同,比如:Gartner估计2007年全球会在外包上花费500亿美元,而预计到2009年,全球BPO和KPO的市场总收入将达到1719亿美元,其中企业服务外包达到722亿美元、运营外包达到395亿美元、需求管理外包达到361亿美元、供应链管理外包达到241亿美元;印度的IT行业组织NASSCOM预测在2010年全球外包市场将突破1000亿美元,在这些外包中软件开发和维护外包占14%,而BPO和KPO占60%。

发达国家是外包市场的主要发起者,而发展中国家主要是外包服务的提供者。美国被认为最大的BPO和KPO来源国,市场份额接近60%,欧洲是第二大市场份额是22%。然而增长最快的是亚太地区,预计未来两年BPO和KPO方面的支出会增长14.7%。

二、服务外包的分类与比较

按国际通用分类,服务外包产业主要分为:ITO信息技术外包、BPO业务流程外包、KPO知识流程外包以及ITES信息技术驱动的服务业。

ITO:外包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互联网应用,信息管理,软件开发、网络、计算机硬件保养维护在内的委外业务。

BPO:外包内容包括业务流程经拆分后的数据信息采集,集成,分析委外业务。“照章办事”,被动地为客户提供业务流程的外包。

KPO:外包内容包括技术密集的、以知识劳动为主的行业知识流程外包。有可能主动地为客户提供创造价值的外包服务。

ITES:内容包括信息技术驱动的外包服务。ITO、BPO和KPO无缝联合提供服务,进入行业纵深领域,为客户提供增值的全面解决方案。

ITES业务覆盖分水平范围(行业类别:银行、金融、保险、出版、研发、医疗、学校、政府、制造业等)和纵深层次(数据采集、归纳、整理、分析,抽象,数据应用——流程全过程)。严格地讲,ITO仅是ITES的一部分。而中国盛行的“软件外包”更是只有ITO的一部分,决不能以偏盖全。

为了实现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的区分,对行业流程进行分析, 研究, 进而拆发, 重组, 优化是开展ITES的基础。深入到客户的流程之中,研究并提出客户的需求, 以软件为工具,进行ITO、BPO和KPO的无缝结合,为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从而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是ITES最佳的产业组织形式。

以下就ITO、BPO和KPO以及ITES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

三、BPO和KPO的发展趋势

自2002年以来,BPO和KPO市场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得极为迅速,包括象IBM、EDS,Accenture这样传统的世界著名的ITO外包供应商都大规模地向BPO和KPO领域渗透和发展。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BPO和KPO市场容量大、低中高端的业务范围广泛、运营模式方便复制、生产过程贯穿始终、生产规模容易扩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BPO和KPO的业务范围也随之不断地开拓和发展。不同于与网络和软件技术为主ITO的发展进程受到信息技术发展速度的制约。而BPO和KPO是基于客户需求的不断更新和变化,商业运营组织的变更,服务内容、种类、模式、流程的变化。因此BPO和KPO的发展趋势更为活跃、迅速、深入和多样性,更具有创新和高效率的特点。以下从五个方面讨论BPO和KPO的业务特点:

1. 业务流程再造
 
近年来全球化服务的发展体现了外包战略的转换――外包不再仅仅是降低劳动力成本的手段,更重要的是改变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使其更加灵活和高效,以便更好地应对外部市场的挑战和竞争。外包服务商的角色已经从单纯的来料加工演变成一种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企业流程再造),帮助客户改造工作流程,在提高客户工作效率的同时,使得外包的工作更加平滑。

2. 行业经验更为丰富

BPO和KPO更趋行业性和专业性,在激烈的外包竞争环境中,行业知识的娴熟已经成为竞争的主要优势。行业经验可以降低客户的培训成本和沟通成本,并且能提高处理效率。

3. ITO和BPO、KPO捆绑和结合

服务商已经集合ITO和BPO、KPO的优势以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这种服务能力在具体工作当中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利用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第二,利用技术提供外包服务。客户在考察服务商的时候,对软件的能力要求会越来越多,代之于对客户行业和流程的熟悉和通晓。

4. KPO专业能力更强

外包服务供应商向客户展现专业形象,无论是硬件、软件流程、服务还是人员方面都非常专业。首先,要有完善的硬件设施;其次,要有辅助工作的应用软件;最后,要有完善的内容管理和操作流程。这些都是能够体现成熟服务商的重要条件,也是客户选择的重要参考标准。

5. 更多的中小服务商

今年来中小服务商强劲增长,他们的目标市场是给一些中小企业甚至是大型跨国服务商提供服务。这些中小服务商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专业的垂直服务,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灵活服务,以及帮助大型服务商提高服务能力,同时与这些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以美国为例,美国拥有大量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都有独特的经营模式,他们逐渐成为BPO和KPO服务的主要需求者。

四、印度离岸外包服务的发展轨迹

在离岸外包服务领域,客观地说印度可能领先于中国10—15年左右。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从ITO到BPO、KPO,进而ITES的阶段。这样的历程可能表明了基于信息技术的外包服务产业的一般发展规律。印度的外包服务产业发端于八十年代初美国在岸的软件编程外包,由于人力价格低廉,加之语言,文化背景没有大的障碍,很快获得客户信任,开始进入欧美国家的IT及服务领域。随着经验的积累,信任关系的发展。九十年代中期全面深入到美国各个行业领域及其业务流程之中,其中“Y2K”是印度获得的最大市场机遇;2002年以来,不断拓展的BPO,KPO深入到欧美各行各业的客户流程中,规模急速扩张,不断地取得较大的离岸市场份额。

根据印度软件和服务公司联合会的分析:印度的ITES发展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6-2000年。这一阶段是外包服务产业发展的初期。企业普遍追求扩大规模,而不重视企业自身提供服务的能力。产业以跨国公司设立独资或合资服务企业,将服务业务外包给服务企业的雇佣模式为主。外包服务企业只是跨国公司的附属或子公司,印度仅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和赚取外汇。第二个阶段是2000-2003年。政府开始提出明确的鼓励政策,企业自身也建立起注重于长远发展的外包服务战略。除独资和合资企业外,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开始出现,专业化程度提高。企业也开始注重提供服务的质量。服务业务开始从低端向高端转移。第三个阶段是2003-2008年,特点是:政府和企业将全面制定和推进外包服务战略。行业内部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并购开始出现,优胜劣汰。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专业化服务将逐渐为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主流。服务外包市场开始形成。企业开始通过服务质量塑造品牌和形象。

印度服务外包的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成熟的IT技术平台,与欧美相融合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不断扩展BPO和KPO业务内容,提供越来越多的ITSE的全面解决方案,进入各种不同行业的纵深领域,建立并巩固长期的商业信任关系。

五、中国资源的优势分析

以下从四个方面来分析中国发展服务外包,尤其是BPO和KPO的资源优势,即:

1、广阔的制造业基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随着经济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服务产业的比重确实会大幅度超越制造业,以至于统计称2007年制造业仅占全球GDP的17.5%,但任何服务业都只能建立在第一、第二产业的基础之上,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只能建立在现代制造业基础之上,脱离制造业基础奢谈什么“世界办公室”最终只能沦为笑谈。

中国制造业具有巨大的规模,预示着国内服务外包市场潜力无穷。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估算,2007年,中国制造业有172类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世界70%的玩具,50%的电话、鞋,超过三分之一的彩电、箱包等都产自中国,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11.44 %。根据这项预测2008年,中国将占有全球制造业11.783万亿美元增加值的17%,超过美国所占的16%。一些经济学家们说,这一变化将终结美国在制造业领域长达100多年的主导地位,也将使得中国回归1840年之前占据了1800年的地位。1840年,英国在工业革命后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中国制造的综合配套能力强,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制造业已形成门类齐全、上下游产业配套能力强的产业体系,能够满足国内外市场多种层次的需求。考虑到综合配套成本,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还很强。另外,中国制造业国内梯度转移的空间也很大,沿海地区一些制造业通过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已获得持续的低成本优势。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服务”转变。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制造业的萎缩有时并不意味着产业竞争力的衰落。相反,发达国家由于实现向价值链的协调者和控制者的角色转变,能加强自身对制造业的控制力及产业的竞争力。其中精细化的企业管理,高度的专业化分工,大规模地实施以信息技术为驱动的服务外包,是发达国家不断创新,走向价值链的高端并获得价值链中绝大部分价值的商业模式创新之举。为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一个值得关注和学习的楷模。

2、雄厚的市场潜力

中国日益高涨的市场需求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肯锡研究表明,住房、医疗保健、娱乐教育及交通通信将是成长率最高的四大类别。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MGI)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随着城市消费者的崛起,中国将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销售”的跨越。2025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日本和美国的全球第三大消费市场,个人消费额将从2005年的5.8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5年的27万亿元人民币。随着上层中产阶层的壮大,住房和公用设施、医疗保健、娱乐教育,以及交通通信将是成长率最高的四大产品类别,消费能力也将从目前的一类城市向二、三类城市扩散。

“中国的消费市场规模到2015年将超过德国,2025年将与日本匹敌。如果以平价购买力(PPP)来看,2025年,中国消费支出将达10.4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届时,上层中产阶层将主导城市家庭的消费支出,尽管今后5到10年,仍然是下层中产阶层主导中国的消费。”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高级研究员Eric D. Beinhocker说。

中国未来四个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首先是绿色消费。从绿色产品到再生利用,从资源节约到生态保护,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其次是信用消费即将成为时尚。近年,中国的信用卡发放量年均增长80%以上,消费信用额已经达到6300亿元。这为中外金融机构的合作开辟了新的空间;此外,网络消费渐入佳境。200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2.3亿,消费总规模接近4000亿元,预计今年将增加到5800亿元,将带动IT、电子商务等产业的发展;第四,租赁消费的空间大。

中国最有活力的IT市场2003年中国IT市场支出总额为2520亿元,同比增长11%,2004年将达到2898亿元,增长率为15%。其中硬件市场规模为1901亿元,增长率为10%;软件、服务市场规模分别为539亿元和458亿元,增长率为25%和27%。”计世资讯的研究还表明,在多个产品的细分市场中,华东地区已经超过华北地区成为全国第一大市场。从2005年到2009年,中国IT支出将以18.5%的年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中国IT市场将迎来又一个黄金年代。

3、性价比高丰富的人力资源

中国2008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和分校办学点的总数为2334所(截至2008年4月8日)。类别是普通本科(755所) ,高职院校(1169所) ,独立学院(315所) ,分校办学点(95所) 。每年大学毕业生500万人左右;其中工程,科学专业毕业生三分之一以上,每年约200万人是理工科类毕业生,与当今发达国家理工科人才的严重短缺相比,中国每年源源不断的人才供应可以通过离岸外包的形式弥补发达国家的不足。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世界每7个外国留学生中就有1个是中国学生。2006年度全美45596名研究型博士中,中国大陆留学生有4236人,约占10%,其中半数以上是中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此外,以留学身份出国并滞留在海外工作的人员约20万人,其中在海外高校、研究机构具有助理教授或相当职务以上,且年龄在45岁以下的人员约6.7万人。这批海外才俊,对于我国开展离岸服务外包产业是一笔极其宝贵的人才资源。虽然目前获得海外著名大学博士学位的留学生归国比例还不够高,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性金融海啸的影响,学成归国的留学生会越来越多,这些优秀人才将成为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合作经济发展,尤其是服务外包产业,BPO和KPO的重要桥梁。

4、科学和工程研究能力

尽管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科学研究机构还不是研发领域的主力军。同许多国家一样,中国的科研机构主要有独立和隶属于高校或企业两种。中国的独立科研机构主要由政府资助。目前,中国独立的科研机构大约有2000多家,其中国家级的大约有500家左右,而隶属于高校或企业的估计有五千家以上。

中国的科研机构主要分基础、应用和社会公益三类。基础类科研机构主要是中国科学院以及高校所属的相关研究所。应用型科研机构过去大多隶属于中国的各个产业部门,现在基本都已改制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比如,中国有色研究院、中国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社会公益类研究机构主要是指农业、气象领域等主要从事基础性研究、产生社会效益的机构,比如,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中国科学院是中国最著名、最大的科研机构,成立于1949年,总部设立在北京。中国科学院的研究领域包括自然科学和高新技术,设立了数理、化学、生物、地学、技术科学5个学部,以及全国在各地的11个分院,同时还包括84个研究院所,大约有研究人员2万人。中国科学院集中了一大批中国最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它的研究所大多处于全国同领域最高水平,有的在世界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近几年来,跨国公司重视产品研究的本地化,纷纷投资建立研发中心,同时其对华研发的投资数量和规模也呈现增加和扩张的趋势,到2001年底,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独立的研发中心已经有124家,这些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信息通信、生物制药、精细化工、运输设备制造等行业。医药科研教育有很大发展,科技开发能力增强目前,我国有56个独立医药科研院、所和一批企事业研究开发机构,有技术人员16万人,形成了一支具有相当数量和较高素质的专业科技队伍。

毋庸置疑,这样一支门类齐全,覆盖面广,具有相当规模的科研队伍无论是为离岸,还是国内的BPO和KPO市场的开发提供了非常雄厚的物质、设备和人力资源的基础。

六、大力推进BPO和KPO 

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道路,在自由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走企业联合之路,共同寻求发展,并且促进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环境扶植。

中国在服务外包产业的现状是:偏重软件技术、轻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强日本市场、弱美国市场。使得整个外包产业形成不了规模,经济效益也不显著。从印度和国内少量的BPO和KPO企业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分析来看,中国应该走一条符合自己情况的外包产业之路。

可以预期:传统的位于价值链低端的商业流程将进一步通过BPO和KPO的方式而更加专业化和商业化。在未来的一个时期内,跨国公司和企业推动生产力提高和降低成本将主要依靠运用信息技术的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即通过BPO和KPO进一步强化商业流程的专业化。从而,大大地带动BPO和KPO产业的发展。

中国人英语口语能力比印度人差,商业环境不如印度。然而中国人数学基础、逻辑思维、分析推理和办事认真的能力强于印度人,加之,国内的留学生企业、各类科研机构具有良好的硬件设备,科研项目管理经验以及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经过培训能够较快胜任BPO和KPO的业务需求。因此,与印度相比,我国在高端的BPO和KPO产业更具有优势,具有巨大的商业机会和发展潜力。

知识流程外包(Knowledge Processing Outsourcing,  简称KPO)产业研究分析表明, 位于商业流程价值链高端的KPO将包括:机械工程制图及设计;电子产品设计和测试;知识产权研究;股票、金融和保险研究;数据的检索、分析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服务;企业和市场研究;工程和设计服务;网页设计、动画和模拟服务;律师助理服务;医疗服务;远程教育和出版;药物和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网络管理和决策辅助系统等广泛领域。BPO和KPO之间的差异在于:BPO业务是照章办事,如数据录入、贷款流程处理,来料加工等。而KPO业务则可以部分创造价值。KPO业务要求更为出色的英语水平、更高素质的、受过行业系统教育的专业人士来完成。

尽管,我国的BPO和KPO产业才刚刚起步,仍应在继续推动BPO和KPO产业的同时,扶植、鼓励和促进BPO企业向高端业务发展,并建立和形成我国的BPO和KPO产业大军。毫无疑问,BPO和KPO产业兴起必将为我国日益紧迫的大学生就业提供一个极为广阔的就业市场。

然而,中国如何坚持跨越式发展,走出自己的创新外包之路是一项非常艰巨的, 并且关系到中国经济能否科学地、持久地、平衡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BPO和KPO产业除了可以繁荣经济外,同时必将造就一大批通晓发达国家商业流程规范和标准、完全接轨国际化全球经济的管理和运营人才。BPO和KPO产业成功的关键是人才,必须尽快采取改革、创新的路线,建立全新的以BPO和KPO为内容的现代服务经济学院,突破传统的计划经济培养模式,紧贴市场的需求,提供BPO和KPO产业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中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战略定位:在目前对日为主的ITO基础上,全力促进和发展对欧美的BPO和KPO产业,培育和开拓国内服务外包市场,以国内外包促进离岸市场开拓,跨越式发展服务外包产业。这个战略定位更适合尽快把中国的服务外包产业做强做大。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全球化服务外包为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国内企业“走出去”和国内科技型企业转型都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遇,同时,政府在开放国内市场、优化人才结构、完善教育和法律环境等方面也面临挑战。当前,国家全面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大政方针已定,国内有关部门和企业要树立跨越式发展的思想,迅速做出反应。结合印度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中做法和经验,我们对我国现代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提出几点具体的对策建议:

1、我国在制造外包、药物研发、临床试验、工程设计和技术服务等高端外包服务业务中具有优势,完全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多年来,我国积累了雄厚的科研基础,培养了领域广泛的科技人才队伍,建立了设备优良的研究所和实验室体系,加之良好的通讯、交通和网络等基础设施,国内的科研机构和研发型企业可以直接在服务业的高端领域承接外包和合同业务,形成我国现代服务业中高端业务的主体。抓住当前服务外包业务中知识外包所带来的商业机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建立我国知识服务外包能力是可能的。通常情况下,知识外包业务并不需要现场服务,服务提供方通常只关心服务的结果。从而,可以弥补我国就业人员在语言上不足。建议有关部门以建立世界研发中心为目标,尽快出台鼓励建立科研和技术服务型企业,开展外包和合同服务业务的优惠政策。尽可能减免外包服务业务的各类税收10-15年,是他们在国际竞争具有更强的竞争力,直至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

2、人才是关键。现代服务业的人才需求,尤其是外包形式的服务通常要求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海外业务更要求具有相应的语言能力。印度在呼叫中心、售后服务,以及技术支援等低端外包服务业务中的语言优势为其服务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在技术服务、药物研发、临床试验和工程设计等高端的外包业务中,对语言的要求并不高。高端服务业务的人才需求更多地集中在复合的专业知识上,关键是有一批熟悉外包业务和项目管理的较高层的管理人员。另外,在法律、专利申请、保险申诉和医案管理等业务也将为知识外包提供了巨大商机,这一领域的人才需求是要求对国外的法律和相应的管理体系有全面的了解。建议国内有关教育机构,如软件学院应专门设立外包业务、项目和过程管理的课程或专业,为医学、法律和管理等专业人员设立专门课程,并加强语言能力的训练,培养更多的能够适应外包服务业务要求的人才。

3、质量是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的保障。绝对不能忽视软件产业通行的、国际业界普遍接受的资质认证的品牌意义。印度之所以能够在国际服务外包市场中占有优势,具有资质认证的企业往往在竞争中占有先机。建议国内有关部门继续强化推广软件和服务产业的质量控制,鼓励软件和服务企业实施ISO、CMM、P-CMM、CMMi和Six Sigma 等资质认证和质量控制模式。通常,服务外包的客户都是建立在长期合同基础上的永久客户,企业可以在提高外包服务质量的同时,形成稳定的客户群。

4、完善的法律体系是现代服务企业良性发展的保证,也是服务企业竞争海外外包业务的保证。跨国企业,尤其是银行、保险、医疗、和法律服务外包中都十分关注数据的安全和有关信息的保密。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出台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如数据保密法和信息安全法等。

5、服务业市场需要培育,服务型企业需要扶植。全面培育我国服务外包市场是建立现代服务产业的当务之急。应当鼓励政府机构、有关机构和组织、以及企业将信息中心和售后技术支持等非核心业务以外包方式进入服务业市场,既可以提高信息技术服务、售后服务和技术服务等业务流程的专业化程度,降低政府部门和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成本,提高企业和组织的管理水平,增强竞争能力,又可以为现代服务业培育一个广阔的市场。同时,要尽快制定有利于第三方服务的服务型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使更多的科技机构转制为第三方知识型服务企业。

6、发挥我国现已形成的制造业产业优势。充分利用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在制造业领域长期合作的基础,将合作合资领域尽快自然延伸至面向全球范围的设计研发、售后服务、技术支持和保养维护等服务外包领域。在巩固制造业中心地位的同时,逐步形成与之配套的技术服务和售后服务中心。

作者为杭州国际服务工程学院副院长。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发挥中国资源的优势 大力推进BPO和KPO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