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挽留的没人管

    |     2015年7月12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490

||2004-04-14


  每到五月底或十一月底,我都得记得做一件事,订报刊。我订了十几种报纸,加上每周或每月购买的杂志十来种,一年也是不小的开支。

  问题在于,你是再大的客户,你有再大的需求,续订报刊每次必须得自己主动,我去年忙得没顾过来,等到六月份订下半年的报刊,对不起,七月份就得少了许多阅读――人家从预定到寄送是有一个较长的周期的。

  我不知道出版发行业是不是象电信行业一样,整天在担心客户流失,我想,即使现在还不,大多数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开始担心,因为报刊出版发行以后大多数被推向了市场,中国成千上万种报刊,真正能在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的大概不会有太多。

  看看国际上的出版商是怎么挽留客户的吧。在美国生活过的人都会体会到,只要你订任何一种出版物,在你的订阅期满之前二三个月,各种感谢慰问优惠就会每隔一,两个星期出现在你的邮箱中,邮资总付是一定的,常常还会寄来一张邮票,一张一美元的纸币,或者承诺将定费的一部分用来赞助慈善事业等。出版物的包装,封面也会个性化地为你设计,提醒你离截至日期还有多久。即使你到截止日期没有续订,仍然会在以后的日子不时收到新的邀请。在续订只是”一钩之遥”(在邮资已付的明信片上用笔打个钩后投入家门的投递箱)时,客户的忠诚砝码上当然多加了分量。

  即使在中国,客户维系做到好的依然是国外出版商。<<商务周刊>>每年订费95美元,相当于我其它十几种国内报刊订价的总和。可人家在年度订阅到期之前的周到关怀,让我不得不掏钱。

  好在我们现在还有一个邮政185特服号,可以提供电话征订服务。更可爱的是185居然也有CTI,虽然我被接通时并没有听到”袁先生,我能为您做什么”的问候。至少,当我告诉座席代表我已经是你们的老客户后,她能在不要我报姓名电话的情况下找到我的地址信息。可气的事,我过去的订阅记录则一概是找不出的。当然,要求座席代表提供订阅咨询更是太奢侈的想法。唯一令人感动的是人家能够上门收钱,否则要我到邮局去排队交费那我宁愿什么也不订,能在报摊上买到什么就读什么。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该挽留的没人管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