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贸易时代的竞争格局与应对思路

    |     2015年7月12日   |   2008年   |     评论已关闭   |    1583

客户世界|王志荣 丰祖军|2008-06-18

商业流程外包(BPO)是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带来的最新贸易模式。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分工与贸易的关系,分工带来的经济收益、分工的最新发展,来理解当前热论的BPO的背景与挑战。

第一次分工与产品贸易

我们现在都已经相信,分工使得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极大提高。中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即使现在在相当广阔的地域中,是农业社会。农业社会的分工程度低,因而社会发展程度低,劳动者的产值低,收入和生活水平也低。但分工并不是自然而然带来生产力的提升。上个世纪50年代的人民公社试验,其理论之一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单位无法进行分工,每个家庭与其他的家庭生产几乎相同的东西,生产出来的东西也以自给自足为主。但是,由于所有制问题没有解决好, 反而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合理的分工为什么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提升呢?劳动者长期反复做同一件事情熟能生巧是首先可能想到的原因,另外是不用在不同的劳动之间切换,节省了其中所需的时间。其实最重要的是知识的积累。智力的专注带来了工具的设计与改进,这种专注对象对人的思考力和好奇心的吸引可以跨越代际,延绵数百年,因而这种积累可以达到惊人的程度。这时可能提出的问题是,在没有分工或低分工程度下,工具的发明与改进也会对社会有帮助,为什么缺乏这方面的发展?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分工的情况下这种积累才是可能的:一是分工出来的某个专门领域,类似于智力游戏中“出题”的作用,为好奇心的发挥给出了聚焦的对象;没有分工的情况下则没有这种聚焦对象,社会的智力被“发散”掉了,浪费了。二是分工导致了行业利益,行业利益为工具的创新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和激励。这些解释的意思是说,与分工相伴随的生产率提升的来源以知识积累的巨大效应为主,熟能生巧是次要的。很容易想象,熟能生巧将随着个体生命的结束而中断,以书面语言为载体的知识积累则不会。

我们知道分工的好处,就想直接拿来实行,晚清的洋务派和解放后的开国者都是这样,却没有意识到分工存在的自然条件是贸易(亦即交换)。这里说自然条件是因为计划经济造就的人工条件也允许分工,实际上是为了分工,但计划经济是不成立的,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已经证明了,这里无须多说。如果没有贸易,个人也好,家庭也好,是不敢专门只生产一样东西的,因为无法通过交换获得生活中必须的其他东西。我们常常听到或读到贸易本身带来财富的增加,所以贸易是好的,打击贸易是错误的。实际上贸易本身的财富效应,远远没有贸易使得分工成为可能这样重要。但只要从贸易本身带来财富的增加这一点,就可以知道“打击投机倒把”是愚蠢的。

这种以生产用于交换的商品为基础的分工,可以称为第一次分工;与第一次分工伴随的贸易模式,是产品贸易。第一次分工最初只在小范围内进行,因为运输是艰难的,通信是缓慢的。但随着运输能力与通信能力的迅猛提升,市场市场迅速扩大。市场扩大的动机在于,市场越大,可以达到的分工程度越高,因而分工带来的经济好处越大。最终市场的规模只受到这个星球大小的限制,这就是全球化。

在第一次分工的情况下,现代运输能力使得产品的生产与它的原材料产地和消费地完全脱钩,产品在哪里生产既不需靠近原材料产地,也不需靠近消费者所在地,完全受“比较优势”的指引。通信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市场信息为主,提供生产协调是次要的。毫不奇怪,第一次分工导致了制造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这个大转移的最近阶段,中国成了“世界工厂”。

但我们可以为这个成就感到骄傲的理由其实非常之少。首先我们接受了国际分工,放弃了“独立自主”,这其实是对的。独立自主是赌气的表现,对大家都不好;相互依赖对大家都有利,还可以避免战争。我们需要提醒自己不要太骄傲的主要理由是,在这第一次分工中我们赖以成为世界工厂的比较优势是廉价劳动力、不计成本的资源和可供污染的环境,没有多少智力的成分。当然生产出东西来还是要技术和管理的,谁说技术和管理不属于智力的范畴呢?但就我们的情况来说,我们耳熟能详的“成套引进”一说几乎提供了所有的解答。“成套引进”不仅引进了技术设备,也引进了流程——很多时候连设备摆放的位置都是说明书规定好的。留给我们的管理空间就是当“工头”,但这方面我们乏善可陈。

所以说,我们要发展服务外包也好,BPO也好,我们在制造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并没有为我们打下什么可以作为发力点的基础。我们要从头做起,尤其在着手行动之前要从头思考,而不能延续制造业的思路。

第二次分工与作业贸易

直到1980年代中期以前的第一次分工,分工的最小单位是企业。产品的生产在一个企业(工厂)里完成,因为工人和经理们的工作需要在同一个场所才能协调。

第二次分工的到来由通信技术的空前进步所触发。现代通信技术提供的无限制的通信能力,无处不在的可用性、消除时滞的及时性和近于免费的成本,加上在第一次分工时期已经充分发达的运输能力,使得产品的生产完全没有必要在同一个屋檐下进行——每一道工序都可以越过时空的阻隔,找到最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者来提供这道工序所需要的劳动。这个层面的分工已经不再基于生产某个产品的比较优势,而是来到了生产某个产品所需要的各个工序层面。基于与第一次分工带来生产率巨大提升的同样理由,第二次分工必然带来生产率的进一步跃迁。

不难理解,基于第一次分工的全球化主要是运输革命的直接结果,尽管通信进步也是不可少的必要条件。全球分工导致了制造业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自然地,发达国家的服务业所占的比例日益提升。但正在展开的基于第二次分工的全球化则主要是信息革命的结果,这时的分工必然不限于制造业,而是更主要地以服务业为对象。在这个阶段,通信的主要作用除了提供市场信息,更重要地是提供生产协调。

这时很容易提出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第一次分工只涉及制造业,而第二次分工主要是服务业的分工?第一个原因正是前面所讲,运输革命下的产品贸易必定以把贸易的对象装进箱子里进行越洋运输为特征,只有生产有形产品的制造业符合这个条件;而信息革命使得无形的思想、知识、信息能够低成本地即时传播,工作的协调不用在同一个屋檐下也能进行,所以分工能够到达各个工序的层面,这是更为深入的分工层面。这时已经没有任何理由说全球分工只是制造业的事,从而服务业也加入到全球贸易的行列中,这就是商业流程外包(BPO)的由来。

一个商业流程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工序,一个工序常常称为一个作业(task)或者任务。与产品贸易使得产品层面的分工成为可能的道理相同,作业贸易使得作业层面的分工成为可能。BPO的说法从运营的角度是基于作业的分工,从市场的角度是作业贸易。

哪些工种可以外包

从便于理解外包的角度,作业可以分为常规作业(routine tasks)与非常规作业(non-routine taskes);常规作业又可以分为手工常规作业(routine manual)与知识性常规作业(routine cognitive)。常规作业如果同时也满足其他的要求(主要是不需要面对面的互动),就是可以外包的,因为交付的要求可以明确地规定。国内一些场合常常说BPO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见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知识性常规作业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密集型。其实BPO甚至不是一个产业,因为习惯上所称的“产业”,是指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的集合;同样的作业,比如接听客户服务电话,或者数据录入,可以是很多个产业都需要的。

按照Van Welsum与Reif (2005) 以及Van Welsum与Vickory (2006),满足以下四个条件的作业是可以离岸外包的:

- IT含量高
- 结果可以通过IT传输
- 任务可以以代码的方式明确规定
- 不需要面对面的互动
按照他们的估计,美国劳动人口20%的工作都可以离岸外包。

竞争新思路

第二次分工使得分工冲破了企业的围墙,进入到作业的层面。如果说第一次分工时代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一个企业在竞争中胜出对这个企业内所有的工种都有利,那么第二次分工则使得即使受雇于在竞争中获胜的企业的工种,也可能因为外包到其他地区或国家而受到损失。

作为BPO的提供地,也就是作业贸易的出口方,也应当有完全不同于产品贸易时代的竞争思路。我们认为在企业的层面最重要的有以下两点:

-基于成本的竞争几乎没有意义,因为生产一件产品或提供一项服务涉及几个可能相距遥远的企业之间的配合,生产上的低成本很容易被沟通上的高成本(指误解频发、配合困难)抵消;
-对流程的深刻理解提高到空前重要的程度,象制造业一样仅仅遵守某个标准或达到某些指标远远不够了;

以上两点正好是我们在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中不曾被要求过的,因而无从继承或模仿。象产品生产一样地尝试也不再可能,因为企业的“黑箱”已经被打开,我们再也无法营造一个封闭的环境关起门来做试验,做好了再拿出去卖。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的制造业成就还有解放以来倾全民之力苦心打造的现代工业体系为基础,我们在新贸易时代则看不到什么坚实的基础可以立足。然而,尽管看到这样的挑战,我们却没有退路。固守制造业是坐以待毙;说华语市场已经足够大,“足够我们吃的”,很显然不合全球化的时宜,最终难免挨饿。

本文刊载于《客户世界》2008年5月刊;作者王志荣为是德勤管理咨询公司咨询总监,丰祖军为德勤管理咨询公司咨询经理。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新贸易时代的竞争格局与应对思路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