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与“国情”怎能PK

    |     2015年7月12日   |   客世原创   |     评论已关闭   |    1273

|燕晏|2008-02-20

“昨天刚上班,市民邱先生就发现办公室内的热门话题都是围绕星期天银行首次闭门谢客"的。同事刘女士抱怨说,银行周日休息,不仅害得她白跑一趟,还让她为家中的数万元现金提心吊胆了一整夜。许先生却是挺银行休息派,"我们都有休息的权利,凭啥不让人家银行职工享受周日呀?”

苏城银行网点首次实行新休息制度,引来市民一片热议。对此,银行一方则表示:“周日并非所有网点休息,自助银行是发展趋势,休息更与国际接轨”。但作为广大市民却认为:“自助银行难以满足各个层面消费者需求,休息权与国际接轨,可服务啥时能跟上”?于是乎,“国际接轨”和“中国国情”在现实意义上进行了一次大PK。那么,“国际接轨”和“中国国情”到底孰轻孰重?就银行的本市的行业特性来讲,是否有必要把“国际接轨”和“中国国情”提到现实生活中来对比呢?笔者认为,毫无必要。

首先,从银行一方来讲,银行作为我国的金融垄断性服务行业,是国家法律保障的国有资本。别人也不能私自开办金融业务,否则就是地下钱庄,是国家打击的对象。就算你银行"打烊",老百姓也只能“胳膊拧不过大腿,忍气吞声”。但从老百姓角度想,他们办理个人业务必须要通过银行,所以银行服务的对象正式广大老百姓。坚持“以人为本”就是银行服务之根本、之职责。

加之,我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在一声声外资银行“狼来了”的吆喝中,咱们的本土银行学会了打亲民牌,尽力温暖着民众的人心。那么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就成为迎合老百姓的重要砝码。把服务和质量做到更甚一筹,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接轨。如果光斟酌于“休息”等制度上的国际接轨,我想老百姓们也不会吃这一套。

其次,从老百姓一方来讲,虽然有一小部分对银行周日休息是无所谓,但大部分还是不适应、不理解、不赞成。习惯柜台交易的人,周日没法办事,他们中的一部分会改用自助银行,但并非人人可用。苏州市民、尤其是老年人还是习惯柜台服务。可目前自助银行仍存在服务种类不齐全、难以满足各个层面消费者需求的弊端。到ATM机上取钱,卡被吞,钱没有的事件时有发生。再加上,时常有不法分子借助ATM机诈骗,自然也让不少人认为还是柜台交易最保险,而这必然导致在银行排队等待柜台交易的人更多。周日休息的制度出台,说不定会在市民中出现负面影响。银行应该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提供更便捷和人性化的服务。

银行员工也是劳动者,他们毕竟不是铁打的机器,劳逸结合也是人之常情。但是行业性质有所不同,护士、医生们也是通过三班倒、轮流的方式让医疗服务正常运行,交通部门、电力部门、邮电系统等等都是如此。那么作为银行为何不可呢?

把满足人们群众的真正需求放到重要的议程上来,以“服务为民、方便为民”为基础、为重点,人民的利益大于一切。至于什么“国际接轨”PK“中国国情”根本毫无意义。

责编:81926461

转载请注明来源:“国际”与“国情”怎能PK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