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人不知何处投诉”是个伪命题

    |     2015年7月13日   |   客世原创   |     评论已关闭   |    1437

|田方|2012-02-27

近日,人民网和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就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网络调查。截至2月25日17时,“食品安全”以26833票暂居第九。投诉举报食品安全问题是每一位消费者享有的基本权利,但调查显示,高达62%的网民表示,遇到了问题食品,不知道到哪投诉,最终选择忍耐,3% 的网民表示无所谓,只有35%的网友表示投诉。(2月26日人民网)

逾六成人因不知到哪投诉而选择忍耐问题食品,是真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笔者一朋友在某餐馆就餐后 ,出现胃痛、腹泻等症状,同餐人员也出现了类似情况。笔者帮朋友联系了负责食品安全管理的食品安全委员会,但接电话的工作人员明确告知:“不能进行执法检查”,会在“五个工作日内”给投诉者答复。他们接到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后,先形成材料报送有关领导,然后分发到分管部门,分管部门在五个工作日内做出答复。

对此,笔者曾问:“如果在这几天里,又有其他人吃坏了身体,怎么办?”工作人员答复说:“那就一件一件处理呗。”五天,或许不长,但放在食品安全监管这个问题上,是不是太长了?姑且不说过了这么长的时间,“证据”是否还存在,耗费五天等待一个或许根本就没有结果的答复,你还会投诉吗?

其实,与其说逾六成人因不知何处投诉而选择忍耐问题食品,倒不如说是公众对一些职能部门工作态度的无声抗议。在现实中,既有长达76个字符的投诉电子邮箱,也有长达数十位的移动平台短信号码,还有有收费没结果的食品检验。屡屡遇上这样耗时费心的事情,能忍则忍未必不是明智的选择。

国内第三方调查机构零点研究咨询集团零点公共呼叫中心曾对全国25个省市的207条公共服务热线进行了3个月的独立测评,在测评中,调研人员将公共服务热线分为政府综合热线、职能部门热线、公用事业服务热线和第三方服务热线。结果显示,第三方服务热线达标率最高,为60%,而职能部门的达标率仅有17.9%,“越是权威部门的热线,可能越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用的模型是:成为高效率受理投诉的政府。”这是经济学界对有限政府如何作为的回答。但是,据《人民日报》报道,很多人反映(投诉)分类太细、查询太烦、督办太难,一些热线光能出气,不能解气,不顶事,不管用,不能真正排忧解难。如此一来,投诉还有什么意义?

转载请注明来源:“六成人不知何处投诉”是个伪命题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