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尊严”成为服务的固定提供品
客户世界|袁道唯|2010-03-23
让“尊严”成为服务的固定提供品
——《客户世界》2010年03月刊首语
作者:袁道唯 | 来源:客户世界 | 2010-03-23
p>
p>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最近关于“让人民生活的更有尊严”的讲话,引起了媒体和网络网民的大量反应。一些媒体将其提到了相当的高度。
温总理在“更有尊严”之前的一个并列语,是“更加幸福”。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幸福与否的着眼点更多是在物质层面,而“更有尊严”无疑强调的是精神层面。仅仅从物质和精神的两者关系来说,执政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有过不同的提法。但过去的各种在思想或者精神层面上的提法,大多是要求人民如何做。而这一次的尊严,则更多地是对执政当局和各类服务提供者的要求。因为是否幸福,常常是个人的感受,而有没有尊严,则是别人如何看你,特别是当今的全球化时代的“国际观瞻”。
虽然“崛起”之类的大国梦正被越来越多的国民相信成为现实,但无论从国民的身份还是从客户的角度,中国人在任何一类的横向比较中和现代国家的国民相比,都是缺乏尊严的。而这种缺乏尊严,更多的时候不是因为物质基础不具备所导致的。否则,温家宝没有必要专门提出“更有尊严”。因为按照传统的解释,经济发展了,国家就强大; 国家强大了,也就没有人敢来欺负了,中国人就在世界上扬眉吐气了,尊严也就自然了。 很显然,有没有尊严,和GDP没有关系,和是不是有人欺负关系不大,也和一直以来被推崇的“精神文明”缺乏必要联系。并且,和是否感到幸福也没有必然联系。常常看到我们的邻居朝鲜的人民幸福无比地在感谢他们的伟大领袖,但是地球人都知道,那里的人民是全世界最没有尊严,一直在苟且偷生的可怜人民。
让人民更加有尊严,从政府角度或者服务提供者的角度来说,就是给人们更多的平等,更多的自由,更多的权利,更多的选择。 从根本来说,尊重民众做人的基本权利。这也是我理解温总理前天和网友在线交流时阐述的主要思想。
互联网本来是一个最能打破人与人之间的等级,财富,文化差异的空间。偏偏在中国,人为的限制不断升级,哪个管理部门,哪个服务提供商,都可以出面解释甚至决定如何审查,断网,停机,追究。人们通信的内容,不但要唯恐“涉黄”“涉非”,还被要求“染红”。发一个微博,服务商不断尝试各种自动的,人工的,两者结合的审查方式。普通人的思想和想法被屏蔽被限制感到苦恼感到惧怕成为常态。 一些地方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唱完红歌之后又发动红段子活动。 那些莫名其妙的段子被和唐诗等中华民族的优秀遗产相提并论,大肆吹捧。一个人的思想和言论被管理,教化到这种地步,生活怎么可能有尊严可言? 在国际上怎么可能赢得尊重?
有评论家认为,新年来临之际,“活的更加有尊严”的提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但愿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可以有所拨乱反正。但愿包括政府在内的所有服务提供者,能够开始把“尊严”作为服务的一种固定的提供品。
责编:yangyining
转载请注明来源:让“尊严”成为服务的固定提供品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