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模式研究(三)--电子政务的影响

    |     2015年7月12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193

||2005-04-12

信息服务模式研究(三)--电子政务的影响


电子政务对信息服务模式的影响


| | 2005-04-12


  在发达国家中,政府一直是信息内容服务业的重大用户,在中国也将是这样,特别是在经过电子政务建设的高潮之后。政府对信息内容的大量订单是推动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因而企业应当认真研究政府信息应用的特点,调整自己的服务模式,以适应这种市场。在这里,我们将会讨论政策应用的特殊环境,除了对内容的要求外,还要考虑到信息服务的渠道,要考虑到政府机制运转上特点,兼顾不同位置人们的不同要求,有时是非常重要的。


  应当看到,政府过去一直没有太多的信息采购經费,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需要,而是行政经费的管理办法跟不上信息产业的发展,而电子政务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契机,信息采购的起步经常是要与电子政务工程一起来做的。这也是我们要关注电子政务的原因。电子政务的业务工作经常是分成三部分:改善政府的监管工作,改善对公众的服务,提高政府的决策与办公效率。实际上主要是第三条与信息内容采购有关,我们将重点从这里讨论。


  1.政府的外部信息需求


  监管工作与对公众的服务一般是面向微观的操作,其信息通是要通过专用渠道解决,所以一般不必要去采购外部信息服务,唯有旨在提高政府决策质量、提高办事能力与效率方面的电子政务系统,才会关注外界信息资源。


  这里我们要强调一下微观使用信息与宏观使用信息之巨大的不同,在微观的应用中,由于是面向具体人、事的具体操作,而且是由其层工作人员来进行,信息涉及范围小,我们通常把过程设计得很标准,并将这一过程所需要的信息完整化,使操作人员依据这些信息能完成标准的操作,也即微观操作是在信息完整的条件下完成的。此时,操作人员只需要按规则办事,而并不需要太多的外部知识与创造性。


  对于宏观的决策,信息的应用概念则完全不同。因为宏观决策的信息条件永远是不完备的。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信息都输入计算机,不可能将所需信息都收集齐,甚至很多重要的信息都不可能量化。比如,对于世界经济有着巨大冲击的911事件,我们怎么能放入计算机模型的参数中去呢?所以宏观的决策本质上是人脑的创新型活动,而计算机仅仅起着辅助的作用。


  计算机信息资源怎样发挥决策辅助作用呢?首先是一种知识铺垫的作用,通过对有关知识、形势的了解,将提高决策者们的见识,而见识对决策是最重要的。见识是知识、经验、思考能力的综合,会使人看得更深、更远,对决策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计算机信息资源所起的第二项作用是验证。通过比较自己的构想与所可能看到的实例与数据来反证自己想法的正确性,相反的证例,数据能够有效地刺激我们想法的深入,防止错误。计算机信息资源的第三项作用是改进我们的陈述,使之更有说服力。我们很多应用都围绕着怎样让听众接受,这时享引博证,系统地提供数据都是非常重要的。


  围绕着外部信息对决策工作的三大帮助:提高见识、帮助反证与优化陈述,我们可以推想出对于政府较高层机构中所存在的主要信息需求:首先是要建立整体的经济概念,包括全球、全国与本地区。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至少在二十年之内,发展都是硬道理,必须要一心一意搞建设。因此,对于整体经济形势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大部分的政府机构都会要求有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等方面的信息服务。


  其次是对社会重大经济新闻的了解,特别是这些重大事件对社会政治经济影响分析评论。政府的工作是不能置身于社会事件之外的。同时,政府的领导人还非常关心上级与相邻机构的动向,政策等等消息。因为有关的政策,动向及友邻的经验都会是制定本地区工作方案的有价值的参考。我们相信,良好的宏观经济数据库、新闻数据库以及与政务活动相关的数据库对于政府工作是普遍需要的。


  我们曾经也请教过一些在中央部委中的一些重要干部,向他们的信息需求,他们强烈的兴趣都是在外部信息上,希望能借助于电子信息服务对外部经济、经济环境有更好的认识与理解。而对于机构内部不同部门的信息共享,普遍并无太大的兴趣。因为高层领导关注的是形成整体的见识,建立良好的整体观念。而形成良好的概念与见识并不需要一个一个地去了解微观的数据,更起作用的是:对典型例子的感受和对总体数据的把握。


  在理解政府决策信息需求上,我们很多的开发商们还没有从宏观决策信息如何发挥作用上想清楚,所以他们总是用微观操作的信息模式来推想宏观信息方案。他们想若能将政府各部门信息都汇齐,就可自动化地生成正确决策,这是很不实际的。热衷于内部信息资源的“信息挖掘”,并无特大的效果,因为重要的结果事先常来自人们的灵感与猜想,信息挖掘更多是一种验证与描述手段,而不大会成为创新的来源。


  实际上更有启发力的是外部的信息,离我们常见的环境远一些,观点、视点距离更大一些,才会有更多的启发。我们认为在政府外网平台的设计上也要多考虑这一思想。各部委之间“信息共享,互通互联”应当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因为太多的微观信息共享并无太大价值而且成本很高,安全风险太大。在外网平台上信息共享最有价值的应当是外部信息资源的完善提供,这才是政府外网平台信息共享的重点。


   2.政府信息采购的行为特点


  如果没有电子政务的建设,政府的电子化信息采购大部分都不会进行。这是因为信息内容服务对提高政务工作质量的效果对于大多数负责人来讲,都是不太容易看得清的。人们容易看到的是直接的因果关系,而对于那些通过间接的概率影响而提高质量的努力,很难会引起人们的重视。加之电子信息服务还需要很多的设备环境,这就增加了信息服务的门坎,使经费更加难申请。在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有很多的信息渠道,如资料、下属事业机构,这些替代品也会拖慢政府信息采购的发展。


  如果没有电子政务的推动,政府的信息采购会长久地滞后于需求。电子政务是发展政府信息资源外购的极好契机。电子政务作为政府高层领导的一项长远的决策对于各级政府的行为将是巨大的推动。最高领导层是将电子政务作为转换政府职能的重要措施,是一种战略性的决策,对此,基层政府和很多相关部门都表现了很高的热情,除了积极响应改革,提高政府服务效益的动因外,“投资饥渴症”也在发挥着作用。由于政府的投资目前还没有很硬的约束,信息环境设施的改善会使各有关部门都受益,所以电子政务的投资会越做越大,改善政府机关的信息环境、增加信息资源内容就很自然地被列为重要的课目之一,来获得相应的经费。


  政府机构内部电子政务工程通常会意味着一个规模不小的工程,这包括整个内部网络的建设,良好的内外通信环境,以及到每位工作人员桌面的微机环境。几年来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税收的增加能支持这样的电子政务工程的开支。信息内容的丰富将会是整体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特别是国务院有关文件中强调了要增加政府信息化工程建设中软件与信息服务的投资比例,这就为信息内容服务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信息采购的经费将作为整个电子政务工程费中的一个部分来提供的。其使用也将由该项目工程管理部门来决定。


  由于大部分政府内部的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投资的大头还是在系统通信环境与设备上,因而多数单位在开始还很难对信息内容有很好的规划,所以在内容的研究与建设上经常是滞后的。这种内容服务的滞后会对电子政务工程的效益取得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电子政务的网络建设与设备配备进展都会很快,而专项业务应用的开发与应用的稳定会比较慢,而且由于开发人员有限,能上马的项目又很少,如果这时又没有外购信息服务与信息资源,那么将会使所建的专用网成为信息孤岛,以及会出现一段业务的沉寂期,而这对于电子政务工程的管理者来讲,是非常难以渡过的。人们会责难工程建设的没有效益,为了及早显示电子政务工程的效益,工程的主管人将会加快信息采购与引进的进度。


   3.政府信息服务的应用环境


  如前所述,政府的信息采购的经费首先是来自于电子政务工程费用,这样其服务的方式与渠道将与政府内部网的建设联系在一起,这将构成了政府内部信息应用的如下一些特点:


  (1)信息的采购将有助于内部网整体建设的效益,而不是脱离内部网的独立事件。如果某政府工作人员想单独去使用互联网取得某公共网上的信息,通常不会得到经费支持,因为这是脱离内部网工程的独立行为,对本工程建设无益,他需要另行申请经费。


  (2)网上用户取得信息服务,应当使用内部网渠道,这样才能显示出内部网的作用,同时会强化内部网的信息内容成果。如果信息提供商做不到通过内部网来提供服务,那么网络管理部门就按批处理打包的方式来购买这种信息,并且将之拆开重组,装入到自己的数据库中来提供服务。内部网管理中心希望能显示出自己信息管理的成绩,所以他们会喜欢OEM的方式,即由厂家提供的信息服务,要打上本服务中心的名称提供服务最好。既然存在着一个信息管理部门,就必然会产生自己的利益需求,信息提供商们就要照顾到这种很现实的利益考虑。


  (3)如果政府的电子政务内部网是广域网体系的,那么信息服务的范围也会是整个广域网体系的。时常,信息服务的范围将会扩大到下属的各个机构,这将会与信息提供商形成一定的利益冲突,因为这样会减少信息销售的用户数目,相当于这些潜在的用户联合采购,联合讨价还价。随着这种跨地区的行业电子政务网络的完善,这种系统整体购买信息时趋势会增强,信息提供商对此应当注意。


  (4)政府内部网作为一个整体采购信息有一个好处是用户的稳定性非常高。一旦信息资源上了内部网,用户感到了甜头,就不会撤消。因为撤消会面对内部用户的极大压力。另外转换到别的信息供应商也会比较困难,这是由于内部网信息管理部门已投入了很大精力将外部信息资源顺畅地接到内部服务体系,如果换一家信息供应商,还要做许多工作,转换成本过高,使其不愿意更换厂家,而这对于信息提供商是有益的。信息提供商应当抓紧时间提高质量,不要让用户跑掉,一旦流失将很难回头。



  4.政府信息需求对信息服务模式的影响


  由于政府电子政务投资额很大,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信息内容采购,随着业务的深入建设,也会越来越多,这对于经营非常困难的信息内容服务业将是一个重大的机会,对于信息服务机构将会产生如下一些影响:


  (1)由单纯面向微机的信息服务,增加能面向服务器端的信息服务。我们会看到,在政府用户需求中,更大的市场是通过内部网服务器来向内部网终端提供服务。看不到这一特点的企业,很难利用这一机会。这要求我们的企业及时调整信息提供的模式,或者采用批处理提供,加载到用户内部库中,或者建好数据库置于用户服务器内,而由远程进行数据库维护。


  (2)数据库外包业将大有可为。一旦我们的信息服务商熟悉了在用户内部网环境的数据库更新与维护,类似的数据库外包业务将会大量增加。这里既有政府收集好的数据的数据库维护,又有接受政府委托的定向的数据收集及数据库维护。这将是信息内容服务的新模式,也是新的利润增长点。


  (3)政府的信息服务将会催生一些信息内容服务业的大企业。因为政府系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且,各级政府、各行业政府部门有很多的要求是非常相似的,例如宏观经济信息,政务相关信息等。这些信息服务加上政府信息服务的渠道的复杂性,使得其进入的门坎较高,这就非常有利于信息内容企业的成长。随着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应用扩大,政府官员们将会更感受到信息系统的便利,政府的信息外购将会稳定地增加,提供这些服务的产业将会得妻机会迅速地成长。


  (4)信息内容服务与软件的结合,与系统集成的结合。信息内容服务在系统设计之初是最不容易看到成果的地方,开始时,人们最先想到的只是系统与通信环境,接着是软件环境,然而,等到实际应用之时,人们会发现最容易体现应用成果的是尽快采购一些有价值的数据资源让网上每台微机都能看到信息服务的效果。而这是非常重要的,这将能让用户单位的领导人迅速感受到内部网建设的整体效果,效果看得清晰,直观对于系统集成公司及时回收尾款有着重要的意义。系统集成公司如果集成的将不仅仅是设备、网络、软件还加上有效的内容服务,这就会加长对用户的服务链,并且有利于结果显示与尾款回收,无疑将会对各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好处。


  同样,软件开发如果能将外部数据库引进与内部系统开发结合起来,也会增加很多的机会。高质量的外部信息购入对于电子政务IT工程外包是一个非常有利的“甜点”,相信那些有远见的系统集成公司,政府项目软件开发的公司都会利用这一机会,提升自己的服务价值与竞争力。而信息内容提供商也会去寻求合作者,来扩大市场的销售额。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


相关文章:
信息服务模式研究(一)--演进的历史
信息服务模式研究(二)--环境变化的影响
信息服务模式研究(三)--电子政务的影响
信息服务模式研究(四)--企业行为的影响
信息服务模式研究(五)--信息服务的利润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信息服务模式研究(三)--电子政务的影响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