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旅程重构:金融社区与社群数字化运营

    |     2022年10月20日   |   2022年, 客世原创   |     评论已关闭   |    578

在数字时代,消费者决策链路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零售银行大都遭遇到了传统触点失效的危机:费了老大劲好不容易外拓到的客户,网点不来,电话不接,短信不回,只能祈祷客户能够在自助结算理财中遇见些个问题,“迷途知返”,但即便如此,有可能问题一处理完,客户又开启“潜水漫游”状态。在焦虑中,银行的触点设计渐渐由线下转向线上,变现途径渐渐由传统媒体的公域流量转向员工的私域流量。“向微信进发!”成为行业经营者的共识,低成本触达用户的微信运营更是成为一门“显学”,在这个“微信淘金热”过程中,由于缺乏服务设计,私域流量里的产品营销呈现高度同质化,严重影响了客户体验,也使得银行品牌形象大打折扣。当我们直面这些问题时候,寻找有效的数字化运营策略便成为一切的关键。

一、用服务输出构建网点生态

事实上,数字化营销的本质是金融脱下高冷的面纱、从阳春白雪走向百姓喜闻乐见的下里巴人的过程,其实质是营销降维,是场景革命引领下的获客方式的前置。过去的银行往往是产品思维,其核心诉求是产品销售,即便是存入大量资金的客户,也可能和银行没有太多的交集,而微运营的银行往往是用户思维,其核心诉求是建立连接,即便是还没有和银行建立产品关系的用户,也可能和银行线上客服或者线下渠道工作人员有了很好的交情。而所有这些,便是通过传统触点的圈层重构建立起来的。

线下网点是真实活动开展的基地,即使是大量互动转移至线上的时代,网点资源也是有很大可挖掘空间。网点在数字时代不该被放弃,而应该作为活动场地一环,以及售后处理的保障。

在第一阶段,银行初步触达客户,以基础普适性的方式,逐渐增加频次地出现在用户视线中。银行方可以充分利用云网点功能,客户经理通过线上引流,先抓取客户,利用智能工具,定时推送财经信息,吸引客户兴趣。当客户确实需要购买产品服务时,将客户从线上引导至线下,因为前期线上充分沟通交流,就像多年网友面基一样,提升了熟悉感,到网点完成产品细节沟通和最终下单会更加容易。

在第二阶段,网点可以对周边的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一方面,要挖掘有效商户、地方政府等,互通有无,交换资源,我们可以为客户提供商业便利、宣传资源,而他们可以为银行提供源源不断的业务机会,甚至推荐同业、上下游单位加入链条中。这种合作模式利于构建GBC联动的可持续战略发展关系,形成网点5公里范围内的泛金融生态圈,网点是一切业务的起点,也充分发挥网点最初的作用,即分割辖区,各自负责某块区域的机会挖掘。另一方面,对网点附近的个人客户要多多探索,要形成长期友好关系,不该把客户当做提款机,二是先为民服务,比如社区网点给老人提供乐队排练室,每周一次的老年社团活动,保障了到网点频率,“先付出”的行为赢得客户好感,自然在社团活动后发送传单、开展业务都变的顺理成章。

第三阶段,网点需要特别关注周边客群经营,实现客群的精细化划分,将公域流量归集到私域。比如可以将云网点线上排号后加入网点群,方便后续精细化运营,对入群的新用户提供新客福利,且在后续定期推送财经新闻、网点活动等;投放叫号等待时段的小游戏,降低用户排队焦虑感,同时自然渗透营销产品。此外,一切线上活动都需要线下的售后咨询驻点,一旦出现客诉问题,网点面对面的沟通方式给客户安心放心的体验。

二、用活动交互升级产品品牌

品牌需要有明确可诉的形象,比如沙县小吃是品牌,他的形象是便宜便利;崂山可乐是品牌,他的形象是怪味神仙水。这些可成为品牌都是因为他的特点鲜明,已经成为“形容词”。所以如果要交互产品品牌,首先得选择一个产品特性外扩成他的专有属性,让别人提到品牌就联想到这种形象,才能深入人心。比如银行通过长期的植入和用户教育建立的品牌,可以让用户看到类似场景就联想到银行的某项业务或者某款产品。

活动交互既指品牌与用户的交互,也指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交互。例如周大福的珠宝DIY活动、IDO的求婚告白仪式、星光珠宝的“遇见20年后的妈妈”等体验活动,不仅是体验品牌和产品的载体,还是同类客群的社交平台,让用户与用户之间能利用这些平台扩大交际圈,积累人脉。

目前普通的银行产品营销沙龙,就是铺天盖地的产品宣讲,往往很难邀请到高端的客户。反而一些体验类的沙龙,会积聚大量的人气。所以,精心挑选匠心独运、成本适宜的产品沙龙内容,是有效营销的关键。接下来再谈,如何利用活动交互,玩转这个品牌。交互,就是广告,就是多媒体,就是各种宣传渠道的集合。最直白的交互方法就是通过优惠活动,在线上线下直接宣传,选用银行卡消费就可以享受立减优惠,完成一定任务可以获得对应权益,用户为了享受权益自然会加入到活动中;柔和一些的办法就是前面提到的软广,一半营销费用用来进行用户教育,前期铺垫,另一半营销费用用来直接宣传;最不功利的办法就是在城市美化、慈善公益等较高层面、较大格局下作为,此时出现的只是一个LOGO,或者“品牌主旨”。比如IBM做的“聪明的城市”系列,在街道上布置便民设施,配上宣传语,自然给人感受到这一公司的业务水平,不用强行推广,自然吸引人去了解他们的产品。不管是何种方法,用户都是被包围在这一营销环境中的,他低头抬头看到的都是这个品牌,这个思维模式,就有品牌种草的效果。

当然上述步骤可以是相辅相成,互相推动的。正是在交互中不断植入品牌,又在品牌建立过程中使用各种交互手段,才使得品牌最终成为经典。

三、用节日氛围引燃客户共情

生活中会有这种现象: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某家店面常有成群结队的客户光顾,其中大量客群是慕名而来。这是因为这类客群有共同的需求和偏好,通过第三方平台互相交流,了解到店面信息。这种行为便是社群交互,社群即时交互是利用社群工具(虚拟社群和实体社群)将用户组织在一起,大家分成不同的圈子,品牌和消费者,乃至相关利益第三方在这里即时沟通交流。品牌和第三方主要是为用户做贡献,这样的社群就有温度。用户在社群中交互,便可获得交友、学习、享受、炫耀的情感触点。

再谈谈情感触点。情感触点可以是某个节日,也可以是某个事件来引发客户的情感需求,激起客户心灵上的共鸣,寓情感于营销之中。而产品是满足客户需求的落脚点和最后抓手,通过银行的服务连接到需要的客户身上,最终产生价值。这个连接的过程中便需要情感触点。通过情感触点,客户购买产品所看重的已不是收益率的高低、期限的长短,而是为了一种感情上的满足,一种心理上的认同。因此银行可以借助一系列的情感触点,通过年轻化、个性化的产品包装方式进行推广,努力构建产品自身的品牌形象,以贴合数字专家个性,激发情感共鸣。客户对节日是有固有期待的,根据市场长期的用户教育,大家已经形成固有思维,到节日就一定有活动、有优惠。所以很多消费投资需求会积攒到特殊时点爆发,这是营销可以利用的点。举个例子:

例如结合营销日历,将“圣诞”、“元旦”、“除夕”、“元宵”组成一系,形成连续有剧情的迎新理财方案;也可将“立冬”、“大雪”、“冬至”、“立春”组成一系,形成适于节气内容运营的产品营销方案;甚至可将几大电商节、世界主题日进行主题延伸和创造,用诚意去打动每一位客户。

以每年三月八日为例,除了少数银行创新营销手段,大多数品牌和几乎所有银行终端的营销还停留在“玩价格”和“数字游戏”的阶段:比如折上折、限时特惠、满额减等,却忘记一个最本质的问题:三月八日,从妇女节到女生节、女神节、女王节,称呼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银行在设计活动时,往往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仅仅跟风修改活动标题,至于内容,还是数字游戏。其实,妇女节称呼的迭代,至少可以说明两点:一是女性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女性希望自己越来越年轻(女生)、越来越迷人(女神)、越来越自信(女王)。在这个前提下,在女性的专有节日里,产品在设计上要更能展现女性魅力;二是消费在升级,女性消费者不再仅仅关注价格,而是更加关注品牌、产品的寓意、个性化,以及商家的服务质量与消费体验。

所以在妇女节,在策划主题上让女性消费者有被宠爱、被尊重的感觉。低价和数字游戏是无法包装出女神和女王来的,只有借助服务设计才能体现出被膜拜,被敬重的感觉。

同时,节日前预热时间在不断提前,大节前一个月、小节前三天,可以逐步开始推送活动。首先给出节日活动日历,给用户强烈的期待,将所有权益一下子摆在用户面前,形成强烈冲击感。接下来一步步推进活动,活动之间互相要有联系,要存在于同一积分系统下,不能互相割裂。用户开始只是参与抽奖、关注一个公众号、注册一个手机银行这类基础任务就可以获得奖品。等全线任务都做完了,会有终极大奖,而这一大奖取决于前面所有活动的参与度。就像过年支付宝集福,如何才能在较长时间战线拢住客户,就要靠活动本身的连贯性,不然用户只取个别感兴趣的活动参加,就使得单个客户的“被利用率”大大下降,浪费了流量。

值得注意的是,节日营销不能过于生硬,要切实符合节日基调,满足客户需求,不能为了营销而营销,外包装要做的好看。否则,就变成无良商家利用节日割韭菜,反而引起客户加倍反感。除了网点线下宣传、官方线上精美图文推送宣传节日活动,还可以利用有名融媒体帮助扩大影响,比如拍摄投放主题短片、地铁包车布置以供打卡拍照、抖音全民任务、小红书种草文等。同时,客户经理要在朋友圈积极营业,定时推送节日个签图等。

四、用服务设计再造渠道触点

新媒体营销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借助社交软件,以人为中心,以社交为纽带,在信息高速传播的今日,形成的新型商业模式。成功的数字化营销其实是做到了“我有酒,你有故事”的完美契合,甚至是“拎着我的酒帮你寻找自己的故事”的主动营销行为。由是观之,成就数字化营销的关键,无非就是流量、营销和成交率三大要义,而通过营销服务设计可以解决引爆流量、精准营销、快速促成等三大问题。

首先,场景重构的前提是触点拆解。不管在产品还是做服务的时候,银行都在做加法,因此才会出现对客户的重复营销,微信轰炸的现象。而有效场景的实质是结点与结点之间有意义的连接,因此我们在做加法之前,应该跳开传统的营销思维,学习有益的方法(如前文提及的如何设昵称、如何选头像、如何改签名等),拆解每一个有效的触点。

其次,服务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营销落地。过多地在纸面上探讨客户旅程和服务蓝图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需要探索更多样的方式,与用户间建立直接生动有趣的话题(如前文提及的软文、图片、互动、反馈等交互方式和活动方法),告诉客户我们可以为他达成的需求满足路径,并对他们的诉求在第一时间反馈。

最后,好的服务设计需要能够广泛复用。这需要银行通过架构思维来开展场景设计。任何稳定的营销体系都不是依仗于一招鲜的创意,而是需要系统化的思维模型。通过标准化的组件(如集客、获客、黏客运营的流程)进行个性化的搭配和展现,由此形成的千人千面策略才能有更可控的质量和更稳定的营销效果。

比如,在人工服务环境中,银行方要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巧妙利用用户等待时间。比如在网点排队过程中,邀请加入区域群,或者参与近期推出的抽奖活动。在客户办理业务结束后,缀一句相关业务的推荐、近期活动的口播推广。在完全自助环境中,要利用好所有广告位,增加活动被用户点击的概率。比如APP打开弹窗可以推荐活动,在用户常用栏可以投放广告,在用户完成某个操作之后可以弹出抽奖游戏等。在智能交互环境中,要完善机器人知识库,优化用户体验。对于用户提出的问题,精准识别并且推送答案,同时推送可能的备选答案,在其中可以考虑夹带一些近期主推的产品,增加渠道触点。

吴声老师曾说:“在新的应用场景下,消费者不再愿意仅仅为了物品本身的使用价值买单,反而更关注商品带来的情感溢价。”在人力物力资源非常宝贵的当下,漫天撒网式的公域流量变现已日益式微,银行需要用线上运营去创造最广泛最丰富的情感连接,而此时如果从自我视角出发的营销主体定位,容易高估客户对产品的理解,这便将用户的痒点或痛点提前发掘出来,并通过数字化营销为载体,用高效的交互方式触达和运营私域流量,用简单实用的语言来诠释需求解决方案,这才是与用户建立连接极好的一个切入口。

 

作者:郭子枫,来自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

本文刊载于《客户世界》2022年10月刊。

转载请注明来源:沉浸式旅程重构:金融社区与社群数字化运营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