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数字经济思想研究

    |     2020年10月22日   |   场景研究   |     评论已关闭   |    2358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做好我国数字经济工作作出了以下重要论述:世界经济正处在动能转换的换挡期,我国经济也步入新常态,迫切需要发展数字经济增添新动能;要加快数字产业化,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推动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大力发展核心技术,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要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建设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坚持党对数字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在生产生活领域的广泛应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31.3万亿元,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11.2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34.8%,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等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国数字经济指明了发展方向。系统梳理并深入领会习近平关于数字经济的精彩论述,对于更好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引领经济创新发展、建设经济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习近平数字经济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遭受重大打击并进入深度调整期,尤其是近几年,国际形势错综复杂,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开始减弱。2017年美国经济增速为2.3%,比2015年下降了0.6个百分点,2018年德国GDP增长1.5%,比2017年和2016年分别下降了0.7和0.4个百分点,日本2018年GDP增长0.7%,大大低于2017年的GDP增长率1.7%。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相继放缓,究其原因,正如习近平2017年1月17日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的:“世界经济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增长动力不足。世界经济正处在动能转换的换挡期,传统增长引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习近平讲话高屋建瓴的指出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困境,为此,我们必须深刻转变经济增长动能,积聚新的发展动能并推动新旧动能无缝对接转换。

要保障新旧动能转换,孕育并发展新动能是关键。如何孕育新动能,面对这个世界性难题,习近平给出了答案。2018年9月17日,习近平在致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贺信中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纵观人类发展史,每一次经济飞跃的背后都伴随着科技革命,科技创新始终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的发展动能也必将蕴藏在新的科技革命中。环顾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日新月异,而现代信息技术更是加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催生并发展了数字经济,在传统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异军突起,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引擎、新动能。

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为了摆脱经济发展困境,一些主要发达国家针对数字经济发展纷纷做出了前瞻性布局。美国2018年发布《美国机器智能国家战略报告》,英国2017年发布《英国数字战略》,德国2016年发布《数字化战略(2025)》,日本也从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等领域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等等。随着各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频繁出台,2018年8月23日,习近平在致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的贺信中总结性的指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打造新产业新业态,是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

(二)国内背景

当前,全球经济在艰难中复苏,我国经济也面临着下行压力,经济增速有所放缓。2015年,我国经济增速跌破7%,2018年更是跌至6.6%,成为近三十年来经济增长最缓慢的一年。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挑战,2014年5月9日至10日,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至此,“新常态”一词正式提出,当年11月,习近平又系统阐述了“新常态”的特征,这标志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做出及时调整。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展动力转换对接,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在经济新常态下,寻求经济转型发展,就不能走传统的要素驱动型发展老路子,必须探寻新的发展动力。当今世界,互联网快速普及,全球95%的工商业同互联网密切相关;同时,人工智能加速创新发展,将有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智能化水平,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创新添薪续力”,“我们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将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提供重要驱动力。为此,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指出:“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数字经济。”

二、习近平数字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

在国际经济增长面临困境和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国内外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从现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革命中挖掘出数字经济新动能,从而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习近平数字经济思想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既包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支柱内容,也涵盖数据共享和核心技术攻关两大根本要求,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更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加速推进数字产业化

任何一项科技研发,最终都必须转化为现实产品,服务于大众需求,并通过产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提升生产力水平。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核心技术研发的最终结果,不应只是技术报告、科研论文、实验室样品,而应是市场产品、技术实力、产业实力。”当前,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创新加速推进,我们同样不能只停留在实验室,应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新的产品和服务,实现数字技术产品的产业化。2018年4月20日至21日,习近平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习近平的讲话明确了我国数字产业化的目标和任务,我们要通过数字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新的产品,衍生出新的产业,创造出新的模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6.4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3.22%,占GDP的比重达到7.1%;2018年数字产业化就业岗位达到1220万个,同比增长9.4%,成为我国稳就业的重要途径。未来,我们应继续以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整合产业链和数据资源,重点培育一批数字产业化龙头企业,并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深入推动电信、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以及互联网等产业的技术成果转化,将数字产业化向更深层次、更大规模推进,进一步提升数字产业化对数字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二)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

数字技术产品不仅能自身产业化,而且还能运用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当前,数字技术应用日益广泛,产业数字化也已成为了数字经济的主体。为此,2018年4月20日至21日,习近平指出:“要推动产业数字化,加快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习近平的重要讲话为我国产业数字化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引,我国产业数字化逐步迈入发展快车道。2018年我国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24.9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3.1%,产业数字化部分占数字经济比重高达79.5%,占GDP比重达到27.6%,对数字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高达86.4%,产业数字化已成为数字经济增长名副其实的主引擎。

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推动农业数字化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重要路径。2018年,我国农业中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3%,虽然较2017年提升了0.72个百分点,但却大大低于全行业数字化平均水平,农业数字化仍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应继续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将大数据运用于作物种植、害虫防治、灌溉施肥、天气预测、市场分析、产品管理、人员培训等各个方面,促进生产、经营、管理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提升决策的科学性,提高生产效率,助推农业现代化和扶贫精准化。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支柱,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是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2017年12月8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习近平在讲话中特意强调制造业数字化,体现出习近平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高度重视。在习近平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我国制造业数字化取得了巨大成绩。以纺织服装服饰、家具、医药制品、汽车整车和家用器具这些制造业为例,2018年其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的比重较上年分别提高了0.8、0.8、1.0、0.9和1.4个百分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继续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运用大数据改造制造业的设计、生产、管理、销售和服务等各个环节,更精细的划分市场、区分客户,加快形成个性化、网络化的生产模式,推进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升级。

当前,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推动服务业数字化对于推动我国产业数字化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2018年,我国服务业中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5.9%,较2017年提升了3.28个百分点,显著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服务业已成为与数字经济融合最好、发展最快的产业,服务业数字化水平也远高于制造业和农业。数字经济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有助于降低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未来我们应推进数字技术更深层次的渗透到服务业中,基于大数据分析,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进一步推动教育、养老、旅游、娱乐、金融等行业数字化转型。

(三)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三种经济形态: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数字经济,每一种经济形态都有其主要的生产要素,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土地的开发和劳动力的耕作,工业经济时代则依赖资本的投入和技术的进步。数字经济作为最新的经济形态,其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大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应用为核心,并将数据资源融入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和子系统中,因此,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数据资源的建设。2017年12月8日,习近平指出:“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

我国数据增长速度快、数量众多,数据年增长率达到50%,且每两年翻一番。面对如此爆发增长的海量数据,如何进行科学分析与集中处理,筛选有用数据,挖掘利用价值,用于经济发展、政府治理和民生改善是关键,为此,我们必须推动数据资源整合,建立统一的数据处理中心。2016年10月9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大数据的顺畅流通是释放大数据巨大潜能和价值的关键前提。当前,我国数据资源虽然丰富,但数据开放与共享水平较低,政府和一些大型企业掌握着大量的数据资源,而一般民众和中小企业却难以获取这些资源,形成数据的孤岛,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共享已成为当今世界新的趋势,也是我国发展大数据产业、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2017年12月8日,习近平指出:“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打通信息壁垒,形成覆盖全国、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的数据共享大平台,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四)全力攻破核心技术

目前,我国大数据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这主要体现在我国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一些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数字经济是创新经济,创新是数字经济最显著的特征,我们能否掌握新技术尤其是能否掌握核心技术决定着我国大数据产业将处在产业价值链的哪一端,也是影响我国数字经济未来发展格局的关键性因素。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指出:“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同年10月9日,习近平强调:“大力发展核心技术。要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抓紧突破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2018年4月20日至21日,习近平再次明确指出:“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习近平多次在重要会议上提及核心技术,充分说明习近平对核心技术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也体现了当前我们突破数字经济核心技术的高度紧迫性。

基础研究是核心技术的本源,没有扎实的基础研究,就谈不上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我国数字经济基础研究虽然已取得积极成果,但短板仍然突出,基础研究的资金投入仍显不足,研究主体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企业参与不够,基础研究成果与产业需求对接度不高,严重制约了数字经济核心技术的突破。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指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要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习近平讲话明确了基础研究的重要地位,并从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多个角度布局我国科技创新工作,既具有战略上的指导,又具有实际操作性,对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基础研究和攻克数字核心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三、建设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应积极“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2013年金秋,习近平首次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实现全方位对外开放提供了新引擎,也为我国数字经济企业更好的谋划全球布局提供了新机遇。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演讲中指出:“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这是习近平第一次提出“数字丝绸之路”概念,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巨大共鸣。2017年12月3日,中国、土耳其等国联合发起《“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标志着“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正式落地生根,开启了“一带一路”合作的新篇章。2018年4月20日至21日,习近平再次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等为契机,加强同沿线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合作,建设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数字丝绸之路,有助于将中国的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经验分享给沿线国家,推动沿线国家更好的发展信息基础设施、转变经济发展动能,生动体现了习近平的“共享”发展理念。

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并不平衡,一些国家甚至远远落后于我国,建设数字丝绸之路正好为我国数字经济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机遇。我们要利用好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的资金资源,设立专项支持基金,鼓励和支持我国数字经济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大数据平台建设,提供数据搜集、分析、处理等增值服务,推动沿线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实现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四、着力建设数字化服务型政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能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要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实现数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构建数字化服务型政府是重要的前提保障。数据是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当前,各级政府部门掌握了我国数据资源总量的80%以上,成为拥有数据资源最丰富的部门,然而其数据开放水平却不容乐观,只有少数企业的数据来源于政府免费开放的数据。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是建设数字化服务型政府的基础工程,未来,我们应理清政府存量数据,建立政府部门内部数据以及政企数据的互联互通机制,激发政府数据活力,切实让全社会共享政府数据资源,降低企业和个人的数据利用成本,同时政府部门也可以在合法前提下适当收取数据开放与共享费用,这将有利于全社会福利水平的提升。

构建数字化服务型政府,最终目的是为民众服务,为企业谋利,因此,构建数字化服务型政府的核心内容就是要便民利企,提高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提升公共服务效率。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数字经济思想,进一步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政务服务融合,继续推动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升级硬件装备,打通各级政府和垂直部门政务系统,共享数据与信息,强化服务意识,向民众和各类企业提供统一的事项管理、证照办理、身份认证、信息申报等公共服务,最大程度简化民众与企业办事流程、减少提交材料,避免重复办理。同时,要统一线上服务平台与线下政务中心办事标准,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与功能互补。

当前,大数据应用日益广泛,其所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逐步被人们知晓,大数据已成为了网络攻击的重点目标,数据泄露风险持续加大,大数据安全问题日趋突出。2017年12月8日,习近平强调:“要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要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强化国家关键数据资源保护能力,增强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包含着巨量的政府数据,甚至国家机密数据,因此,我们必须以习近平讲话精神为指导,时刻提升警惕意识,切实保障数据安全。2016年4月14日,欧盟议会通过《一般数据保护条例》,欧盟已成为当今世界数据安全保护的引领者。未来,我们应以保护国家核心利益为出发点,借鉴欧盟有益做法,统筹数据安全与数据应用,尽快建立数据确权、流通、保护等法律制度,构建国家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提升国际话语权,逐步从“数据大国”跨入“数据强国”。

习近平数字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的敏锐把握和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数字经济工作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基本遵循。

 

作者:吴应宁 吴晓红 朱成科 赵西

来源:昌吉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

参考文献:略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公开渠道,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最新最全的信息,电子政务智库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抄袭本文至其它渠道者引发的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

转载请注明来源:习近平数字经济思想研究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