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     2019年7月10日   |   场景研究   |     评论已关闭   |    1670

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中国的经济, 文化和政治发展迅速。在原计划经济中, 不再适应现有的经济环境。市场经济要求政府的职能发生变化, 政府需要从“领导者”的角色转变为“开发者”或“监管者”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 真正意义上的职能转换实现遇到了许多实际问题。要少走弯路, 必须选择最合适的道路, 才能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21世纪以来, 各个国家都朝着服务型政府转变, 而我国独有的经济发展特点以及特殊的政治体制, 在面对政府职能转变, 要把国家的情况与其他国家的经验结合起来, 开阔视野, 选择适合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最佳途径。而在选择路径之前, 我们必须知道“服务型政府”最真实的内涵是什么, 才能透彻分析出我国的路径选择。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何谓服务型政府?学术界有许多解释, 其中最广泛接受的是:“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在“社会标准”概念的指导下, 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 通过法律程序, 形成公务员, 根据公民的意愿, 达到公共服务职能和服务的目的。已履行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1新公共管理的理念就为之后各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正如登哈特所指出的:“与新的公共管理 (基于诸如最大化个人利益的经济概念) 不同, 新的公共服务建立在公共利益的概念之上。这是基于公共行政人员为公民服务并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的事实。

(一) “服务型政府”的执政理念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人们的主体意识也得到了加强, 人们的主人翁意识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无论是在意识形态还是其他现实条件方面, 都需要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步伐。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最基础的出发点就是改变之前传统型政府旧有的执政理念, 应该从政府的角度转换为从人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公众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执政理念是“服务型政府”的一个出发点, 改变理念来进行执政, 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服务”二字, 这反映了与以前的执政理念的本质区别。

(二) “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范围

服务型政府需要有限的政府职能。政府应控制其事务, 恢复社会和市场中的其他力量。政府主要致力于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社会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主要体现。而且, 政府在行使职能的过程中必须强调“度”。当然, 虽然“服务型政府”的范围正在缩小, 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职能越少越好。相反, 它强调日益详细和完善的政府职能, 例如需要政府支持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能够有效地管理和发挥作用。

(三) “服务型政府”的运行机制

只有将政府的执政理念从传统中释放出来, 才能得到创新性的执政行为, 从而之后制度体制的建设、公共服务职能的完善等方面, 才能体现出其创新之处。在学习西方国家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经验的同时, 中国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时也必须整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二、为什么要建设“服务型政府”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行政改革逐渐成为世界潮流。中国正处于经济, 政治和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也必要性的顺应时代的潮流, 并且结合我国自身情况来进行政府职能的转变, 以便于更好的与发生变化的各种因素相适应。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在本文中主要提及两个方面, 即经济方面和人民群众方面。通过分析这两个最基本的方面, 将认识到建立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性。

(一) 经济方面

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既是偶然的, 也是不可避免的。在市场经济中, 政府只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市场环境的监管者。所以我们必须适应经济形势。经济方面主要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外在因素

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快, 各个国家之间除了政治、文化上的交流日益密切之外, 在经济上的合作以及竞争也越发的紧密和激烈。这要求当中国面临新形势时, 必须调整国民经济。而“开放”二字, 是为了按照WTO制定的规则公平竞争, 世贸组织对各种贸易政策和贸易争端调解的具体规定, 只有遵守规则才能享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在21世纪的今天, 要想在各个国家经济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就必须创新政府职能, 不仅是需要活力无限的政府运行机制, 还需要对于政府部门进行调整, 为了避免杂项部门和人员的存在, 必须进行精简部门的调整。为了节约资源, 提高所有领域的效率, 我们必须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 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 并严格遵守规则。

2. 内在因素

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经济体系。然而, 在社会转型时期,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 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低级重复建设、地方保护主义、行业垄断、行业垄断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整个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其中, 收入分配差距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 我国也不例外。虽然国家在对于调整工资、调整税收方面做着努力, 但差距的拉大需要及时的调整政府职能来缓解。在中国的安全生产, 健康安全和食品安全方面也存在着很大问题。也就是政府职能转变为“服务型”的监管角色还未能真正发挥作用。与之前传统型政府相比, 政府的公开性、规范性以及高效性, 服务型政府能够将这几点更加的突显出来。政府的重点是改善宏观经济调控,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使政府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力, 而不是绊脚石。

经济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 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只有明确我们政府的定位, 转变职能, 才能将我国经济发展道路拓宽。无论是国际环境的因素还是我国自身的因素, 对于经济环境的适应要求我国政府职能应该朝着“服务型”发展, 而不是留在传统政府的水平, 不前进发展的政府只能坐以待毙。

(二) 人民群众方面

当今, 随着经济全球化、传媒时代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而在传统政府一些工作方面, 常常会出现不得民意的情况。就比如“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问题很严重。有时政府官员的工作方式存在问题, 导致政府形象受损, 例如“腐败”等问题的出现, 亨廷顿在他的着作“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提到过“腐败是指国家官员为了个人利益而违反工人规范, 腐败程度与社会和经济的快速现代化有关。”人民群众不能获得正确、合理、透明的政府信息, 也就会使得政令不畅通, 它将对社会和整个国家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建立“服务型政府”也就成为了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人们真正想成为国家的主人, 为自己的国家贴砖加瓦, 就需要有一个媒介—政府, 来为自己打造属于自己的国家社会, 服务型政府只有打造透明化、高效性的服务理念, 才能做到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本质, 在对于公民权利等方面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公正平等, 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坚实的公共服务, 才能成为人民群众去选择信赖的人民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适应时代潮流的产物, 文中提到的经济因素和人民群众因素是其建设发展的基石, 只有把国家最基本的要素作为我们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出发点, 才能克服困难。在基础之上所看到的的迫切性使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任务正式的放到桌面上来, 只有合理的政策制定, 机制的有效运行, 才能使这一迫切性真正顺利发展。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路径

服务型政府在每个不同的国家都需要不同的解释, 并且不能急于实现。我们不仅需要从概念上理解问题, 而且需要制定与政府职能转变、行政体制创新和政府行政行为规范有关的问题。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打下最坚实的支柱基础, 才能使其发展能够顺理成章。其次, 重塑行政理念, 加强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两个方面来进行路径选择分析。从理念到制定相关的机制是一套有顺序先后的过程, 只有按照顺序来完成才能使道路更加通畅。

(一) 重塑行政理念, 改变运行机制

“理念”作为思维的出发点, 对于人们在执行某项行动时有引导的作用。而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 思想和观念的主导作用都不容忽视。而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时, 我们首先最基本的就是需要改变原有旧时的观念, 将执政理念与时代发展创新的结合起来。也就是说,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理念应该围绕“服务”这个词来进行。服务对象是人, 因此人们应该成为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基础。以往的“官本位”思想只会阻碍“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一方面, 结合我国经济的发展情况及其特殊性, 要将社会发展、企业发展以及个人发展与政府相联系起来看待, 而不仅仅停留在只着重看待政府层面, 这样视野不仅变窄, 也影响着各个要素综合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另一方面, 它侧重于人的全面发展。不能将人只作为围着政府转的公民, 而是要大力提倡公民参政议政的能力。“服务型政府”只有通过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才能走得更远, 坚持关注民生、人本观念才能建设好政府。行政理念的重塑有助于事物创新的发展, 而理念的重塑则是多方面的, 在依法行政、完善责任制度方面的执政理念也需要进一步进行完善以及创新, 有必要使政府运行的权力在阳光下运作, 使权力透明和开放。同时, “服务型政府不可避免地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 有必要进一步明确政府的政治责任和行政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与结果责任。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于造福人民。”3在重塑治理概念的过程中, 需要形成一种新的行政文化来稳定行政体制。从个人到整个部门, 都需要特定的行政文化来维系以及巩固整个体系, 特定的行政文化在增强个人信念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时也能影响个体行为发生改变。

(二) 加强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能

加强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 有利于缓解我国社会许多突出问题, 就如之前所提到的收入分配不均, 还有社会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只有将政府的重心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 才能将“服务型政府”真正意义上的内涵得以体现, 公共服务作为一个社会最基本的存在, 其建立的好坏将会很直接的影响我国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接下来我将要从三个方面来对加强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进行分析, 分别是社会保障、教育以及公共卫生三个方面。这三个要素对于政府的“服务”性质有大大的提高。

1. 社会保障方面

相对于许多西方发达国家而言, 中国的社会保障并不完善。虽然中国的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工伤保险, 但这些保险不能完全抵御城乡居民生活的社会风险。而且, 这些社会保障的分配在整个社会是不平衡的。例如, 员工养老保险制度不到2亿人, 政府机构和机构的员工人数不足2亿, 仅占城镇职工总数的70%, 45%和25%。4因此, 要想加强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就需要加强社会保障服务的水平, 需要政府足够的重视, 比如要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的保障制度, 健全城市与农村不均衡保障体系, 特别是对于在城市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以及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方面的问题。如果不能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那么, 政府的公信力与权威也会随之降低, 社会保障对政府建立健全公共服务的能力起着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影响。

2. 教育方面

教育, 是整个国家文化水平、公民素质的综合变现。2005年2月8日, 教育部长周济在两会期间接受“人民日报”的采访时说:“现在我国仍有6%的地区未能普及义务教育。”5也就意味着我国教育普及程度还需完善。虽然近年来, 国家对于普及教育做出了许多教育政策改革, 但是在贫困山区还是存在许多不上学的孩子。政府切实的将教育问题放到优先发展的地位, 加强资金资助投放的保障, 避免教育不平等裂痕的扩大, 是维护社会平等的重要方面, 只有将社会中教育的层次进行提升, 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才会越发的强大。

3. 公共卫生方面

公共卫生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生命力的保障, 只要在公共卫生方面出现破绽, 城市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受到影响, 就会殃及整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从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再到“疫苗造假事件”等等, 使人民群众对于相关部门的信任感将至最低点。相关的监管部门也将为此付出代价。从一系列事件不难看出, 我国在对于公共卫生方面的监管以及投入需要提到桌面上来, 刻不容缓。只有通过防治、宣传、监管等方面的努力才能将公共卫生服务不完善方面得以补充。

除了上述关于服务型政府选择的两个方面外, 在建设过程中还有很多方面可供选择。比如可以利用大众媒体来宣传执政理念, 表明执政目标, 通过网络视频或者视频面对面的方式加强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透明化的程度, 也可以避免一些黑箱操作,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人民对政府的信任。还可以加强政府与人民群众的互动, 使人民真正意义上成为国家的主人, 总体提高人民的主体意识, 促进政治参与的政治能力也将为整个国家注入新的活力。

虽然服务型政府的模式已经开始建立, 但我们仍然与建设目标相距甚远。不论是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精简政府机构部门, 提高工作效率等等多个方面, 我们仍存在着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我们需要学习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 建设服务型政府。并且要时刻关注本国自身发展所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情况制定属于我们自己的发展路径。从而能够离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更进一步, 推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多方面发展。

作者:夏康宇;来源:《法制博览》2019年第16期

转载请注明来源: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