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新思考——全面质量管理的具体作法
客户世界|许乃威|2008-06-24
p>
p>
我在过去这一年,走过了许许多多的呼叫中心,看到了大大小小的质检作业方式,心中一直有个感觉—呼叫中心的质检作业,还是停留在恐吓管理的阶段,主要还是以处罚座席代表为手段,质检人员尽全力的寻找座席代表的过错,只要有错,小错扣小钱,大错扣大钱。许多呼叫中心投入了大量的质检人力,成立了专门的质检部门,感觉跟明朝的锦衣卫东厂一样,座席代表闻质检色变。我听过一个玩笑话,形容质检是“偷偷摸摸地躲在一个屋子里面,光明正大地听别人电话,然后静悄悄地把人家工资从银行给拿走”,这句玩笑,传神地点出目前质检作业的恐吓本质。
质检变成了质量恐吓部门,这种管理方式成效到底有多少?
我看到经过质检恐吓管理之后的呼叫中心分成三种类型。
1 全家欢乐型
质检人员避免跟座席代表起冲突,于是所有人的质检得分都差不多,几乎没有区别。
笔者起先不明白这种情况,到某一个大型呼叫中心培训,我当时一心想要提升他们质检人员评分标准的一致性,所以我就问,请问你们之前有没有做质检员的校准啊?
他们经理说,当然有啊,就是把所有质检员找来,对同一条录音档进行评分,藉以了解彼此之间的看法是否有差距。
我就问,那之前校准成绩的差距大不大?我当时心想,根据我经验,大部分呼叫中心质检员之间的看法差距还蛮大的,校准成绩应该相差很大。
没想到这个经理说,他们校准成绩差距相当得小,跟平均值相比,最大跟最小只有跟平均值相差一分而已!
我一听吓了一大跳,我心想,校准成绩可以做到这么准,还找我来干吗?
我正打算找个借口转头告辞时,好奇地问了一句:你们质检平常评分时,一般最高分打几分?
经理说,87分。
我又问,那一般最低分打几分呢?
经理说,85分!
我听了差点吐血,平常质检打分都只有在85分到87分之间,那校准会议打的分数,当然都非常的接近,跟平均值只会相差一分而已。
许多呼叫中心的质检成绩目前都处于这种“全家欢乐型”,质检没有把分数拉开,大家都高兴,谁也不得罪,质检作业本身的评分误差也很不容易显现,这种方式的确是全家同欢同乐。
只是质检分数都差不多,我不禁要想,花这么多钱做质量检查,质检作业的目的又何在?大家分数差不多,从某种角度来看,是不是几乎等于没有评分?
2 水火不容型
相对于全家欢乐型,这种呼叫中心的质检非常努力地工作,很希望对座席代表的服务质量产生改进作用,但越努力工作,跟座席代表的对立越严重,一个是水,一个是火,水想要帮火,却往往把热情一头浇灭。
这种型态下的呼叫中心,质检成绩是拉开了,也起到了质量考核的目的,但辅导的效果通常很小,质检员最常问我的问题是:要如何解决双方对立的问题,提高辅导的成效?
我每次听到这问题,心中就会想:你开车违规,在马路上被交警拦下,交警给了你一张罚单,你心中会开心吗?会谢谢这个交警说,真是太感谢你了,因为你的罚单,让我的行为受到了改进,让我不再犯错,你的辅导对我真是太有用了。
心中能这样想的人,有多少?
以罚钱为主要手段的质检,的确会达到绩效考核的作用,但罚钱了之后,能起到多大辅导改善的作用,常常让我非常的疑惑。
3 延后发作型
这种呼叫中心没有把质检成绩纳入每个月的工资奖惩当中,只当作每年工资调整的参考,也就是降低了质检成绩对座席代表的工资绩效的影响,因为质检成绩并没有影响每个月的工资,所以座席代表在质检成绩出来的时候,并没有马上有什么反应,都是在年度工资调整时,一次一起发作。
这种呼叫中心质检成绩的确有拉开,质检员也很努力在工作,不过我经常听到的抱怨是:质检成绩并不影响座席代表当月的工资奖金,座席代表并不在意,打了分数等于没有打,拿着错误要座席代表改善时,座席代表也爱搭不理。
延后发作型,基本上属于打出了分数,给自己、给组织都有了一个良好的感觉,觉得有在做质检,但至于质检的效果如何,就不是关心的重点了。
质检成效的低落,质检员和座席代表的对立冲突,让我始终非常困惑,一直到我最近做了一项调查,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我发现许多呼叫中心在今年2月份的质检成绩都有进步的趋势,但到了3月,整体质检成绩又下降。
我拉大调查的时间范围,从去年12月开始观察,发现一个非常普遍的趋势,就是去年12月的质检成绩都比较差,到了今年1月好了一些,2月是顶峰,3月又明显下降。
我很兴奋地拿着这项数据跟几个呼叫中心的质检主管讨论,大家都毫无反应的跟我说:许老师,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啊,没什么新意,会有这种趋势,是因为今年2月份过年啊,过年其间话务量比较少,自然座席代表犯错的机会也就少了啊。去年12月是一般公司的业务高峰,要冲刺业绩,自然会推出很多优惠活动,或是新产品,这么大的业务和流程变动,自然座席代表就比较容易犯错。
听到这样的对话,让我非常的吃惊,也终于明白质量管理之父戴明说过的一个著名的统计数字:
戴明博士说,一个企业的质量问题,共同原因占了其中94%,特殊原因才占了6%而已。
也就是说,我们发现所有座席代表加起来犯了100个错,其中有94个错是组织的错,是流程的错,只有6个才是座席代表应该要负起责任的错误!
但现在我们发现座席代表犯了错,我们都处罚谁?
都处罚座席代表,却没有想过这可能是组织的错,是流程的错!
座席代表在2月份有比较认真吗?有努力防止自己犯错吗?2月份错误的减少,是座席代表努力的结果吗?
并不是,而是整体情况的改变,让她自然犯了比较少的错误。
但我们却因为这整体情况的改变,奖励了座席代表。
座席代表在去年12月犯的大量错误,是因为她工作不认真不努力所造成的结果吗?
并不是,是因为公司推出了大量的优惠活动或新产品所造成,是因为组织变了,流程变了,整体情况变了,但我们却因为整体情况的改变,处罚了座席代表。
我们作为一个组织,给客户感受的质量服务,在2月很好,12月却很差,这种问题,到底是座席代表应该要负责,还是组织要负责?流程要负责?主管要负责?培训要负责?
座席代表在12月犯的大量错误,有没有可能是因为组织在改变时,改变的过于突然?流程变化的过于剧烈,甚至变得不合理?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培训没有到位,我们就直接让座席代表跟客户进行实地练习?
戴明博士在他晚年,非常推崇一本书:《第五项修炼》。书中写到,一个人,一个个体,不可能自外于群体之外,不可能脱离群体模式,每个人的行为,都受到了组织的制约,都在一个封闭的环路里面,不断加强他的反馈过程。
第五项修炼作者圣吉举个例子说,好像一个成绩不好的小女孩,老师看到这女孩成绩不好,自然不会花太多时间来关心,毕竟老师都喜欢成绩好的学生,而这小女孩因为老师并不关心她,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成绩更为不好,而老师因为这女孩的成绩变得更差,更不想花功夫在这女孩身上,进一步强化了这女孩成绩退步的反馈过程,小女孩成绩越来越差,更不喜欢学习,最后这小女孩终于变成主管口中最常说的:屡教不改的那种自暴自弃的孩子。
这种不断强化的封闭环路,才是影响一个人,影响一个组织的强大力量。
隐藏的逻辑这本书中,也强调了群体模式才是我们想要改善个人行为真正要去思考的源头,一个人会有某种行为,其实都是群体模式影响之下造成的结果,只是我们看到的是最终结果,我们以为是由这个个人造成的,就想去改变这个个人的行为,结果自然是徒劳无功。
隐藏的逻辑这本书中举了牛群的例子,在非洲每年的大迁徙,水牛群会大规模的进行群体运动,有时牛群走到山谷的悬堐边上,因为领头的不小心掉了下去,结果所有牛群都跳了下去,如果牛会说话,你跑到牛群中间,问其中一只说,你干么要跳悬崖啊,它一定会说,我也不知道,我就是跟着走啊!
座席代表会犯错,如果是个人的错,就不应该会出现集体的模式,如果出现集体的模式,那问题就不在座席代表个人身上,而是组织身上,出在流程身上。
质检不应该只是恐吓座席代表而已,更应该要质检组织运作的能力,质检流程的完善性,质检培训的有效性。
质检不应该只是罚钱而已,戴明博士一句著名的至理名言:事后检查是没有用的,事后检查不如事前预防。
质检作业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想到办法让座席代表不会犯错,就是要改善组织,改善流程,避免座席代表下一次再犯错。
质检作业的主要目的,不是在罚座席代表,而是要在组织中、流程中,设下预防犯错的机制,避免下一次再度出现这问题。
质检原先的思考方式,有太多无法回答的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质检无法发挥功效,变成了一个不得不做的摆设。
质检原先的作业模式,让质检与座席代表完全处于对立面,而质检员本身面对质检的六大误差(样本不够、抽样偏见、标准不一、检查内容的非客观性、质检员不作为、本身业务不熟悉),质检分数存在严重的统计误差,种种难以解决的难题都对质检作业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但质量管理对呼叫中心却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常说,呼叫中心管的就是两件事,成本和质量,成本这部分的KPI指标非常多,从服务水平、人员利用率、平均通话时长当中,我们对成本都有相当的了解和监控,而对于质量这部分,我们唯一的线索来源就是质检分数。
我们需要对质检有一个新的思考,必须要换一个角度来想这个问题,不然原有的难题会永远都在那里,质检会一直是一个不漂亮,却没有人有勇气拿掉的花瓶摆设。
请对你呼叫中心每天总体质检分数画一张控制图,请把每天对于总体质检分数的监控,当作监控每天服务水平一样的重要,请不要只看单一座席代表的质检分数,一定要看班组和整体的质检分数,每天总体质检分数控制图的重要性,远远高于你花大心思对座席代表进行处罚来的有用。
只要在每天的控制图中,看到违反了6、9、12和1、3、5、15法则,就知道流程中出了问题,或是组织当中出了问题,导致质检分数出现了特殊原因,出现了异常,就需要马上进行检讨。
只有从这张总图当中,我们对于12月质检分数的下降,才会抱持正确的态度。就是,我们绝对不能接受因为新产品上市、因为有优惠活动,服务质量自然会下降的这种心态。
我们全力要改善的,就是因为组织的变动,因为流程的变动,而造成客户对我们整体服务质量看法的改变,这种改善对于组织的帮助,远远大于对于单一座席代表的行为改善来的有用的多。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管组织,管流程,不能只管单一的座席代表。
毕竟单一座席代表只是组织中最小的个体,要改变组织,必须从整体着手。
如果你不知道控制图怎么画,请参考我前几期在《客户世界》杂志的文章,我有专门的介绍。
全面质量管理的具体作法,就是使用控制图对每天总体质量进行监控和改善,这才是真正质量管理的意义。
本文刊载于《客户世界》2008年5月刊;作者为呼叫中心行业资深专家。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质检新思考——全面质量管理的具体作法
噢!评论已关闭。